三十七、懵懵懂懂
見到有教師來了,整個階梯教室立刻變得靜悄悄的,入耳的隻有翻書和傳遞講義的聲音。畢竟是第一節課,學生們還是有所顧忌的。
等講義傳到陳金手裏,陳金一看眼睛立馬瞪得大大的,原來整張8開的講義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這門學科應該讀的書目,古今中外,幾乎都有涉及。
陳金對著林夢雪指指講義,輕聲說道:“啊,太多了吧!”
林夢雪也噓了一口氣:“嗯,這就是中文係唄!也太難了吧!”
“這可是第一門功課,其他的功課呢?”陳金又自言自語道。
“南京大學原教授韓儒林先生有一幅對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要想在文學院裏出成績,就必須耐得住研究的寂寞,著實下一番苦功夫。有很多同學對大學心存幻想,感覺自己大學之前埋頭苦讀十多年,走進大學就是走進伊甸園,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可以談談情說說愛,可以……”
老師還沒說完,教室裏就傳來了同學們輕輕地笑聲,這樣想的人也許不在少數。
“老師並不是危言聳聽,今年是咱們國家大學擴招第一年,擴招人數是52萬,去年全國招生人數是108萬。”說著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52萬”和“108萬”,“明年後年呢,肯定是一步步擴招吧!”
老師剛剛說完,整個階梯教室已經議論紛紛,之前雖然都知道今年國家將擴招大學生,但都忙於高考複習並沒有去注意具體的數字,待看到這兩個數字,很多人都大吃一驚。
老師接著說道:“作為第一個給你們上課的老師,我覺得有必要也有義務把這些東西告訴大家,免得再過去幾年,我們大學生變得跟白菜蘿卜一樣普遍、一樣沒價值的時候,你們。”
聽到老師的這個名字,陳金不禁想起了唐朝的兩個人物,一個是白居易,一個是以麵首侍武則天的張易之,也許老師是想學白居易,卻不小心跟跟一個寵臣重了名字。讓陳金沒有想到的是,後來在同學們的流傳中,王易之被大家私下叫成了“王不易”。
“今天這節課咱們主要是講一講咱們這個科目的性質和當前的研究方向,同時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這個學科所涉及的一些重要資料,需要大家課外抓緊閱讀。”
就這樣,在老師的介紹中一節課悄悄地過去了。
接下來是《現代文學史》,也跟《文學理論》一樣,在老師的簡單介紹中,在同學們的懵懵懂懂中,一個上午就這樣過去了。再埋怨我們老師們。”
說完,下麵的學生發出了會心的微笑,當然很多同學是不以為然的。果不其然,五年以後的2005年,在各種招聘會上,很多單位招聘都已經是非博士生不要,非名牌大學海歸不要。
老師知道僅靠幾句話是不會讓這些誌得意滿、雄心勃勃的學生改變自己的狂妄本性的,於是做起了自我介紹:“鄙人姓王名易之字自如,今後將跟大家一塊探討有關‘文學理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