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毛澤東認為陳毅“臨事而懼”好(1 / 3)

1954年9月,剛從華東調到中央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毅,和早他兩年從西南調來中央任副總理的鄧小平,坐在了中南海勤政殿裏。大殿門口的兩棵桂花樹飄來陣陣馨香,吊燈撒下一片柔和的光線。兩個四川老鄉,又是留法勤工儉學的同學,平日相遇,總要海闊天空地聊上一陣,直聊得開懷大笑。今天當他們談起正事的時候,話語裏依然充滿了川味的辛辣與幽默,不時響起爽朗與坦蕩的笑聲:

“中央準備派你率團去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啊。”鄧小平一邊點煙一邊說。

陳毅強忍著不吸煙,兩手搭在胸前,拿鼻子吸著飄過來的煙味,漫不經心地說:“這沒問題,我就遠征一趟,故國重遊,幾時出發?”

“這你要問總理。”

“主席和中央還有什麼具體要求沒有?”

“這你也要問總理。”

“哎,小平同誌,你哪個時候學會推三推四?”陳毅急急地問。

“總理總理,總而理之嘛。”鄧小平開心地一笑,不緊不慢地回答。

“總理那樣忙,哪有空與我細說。”

“所以中央考慮,需要有人替他分擔一些。”鄧小平順水推舟轉入正題,“今後外交部這一攤子,恐怕要你多操勞了。從這次訪問起,你的工作重點可以逐步向這方麵轉了。”

陳毅臉色一沉,早已忘了張茜的“禁令”,抓過鄧小平的煙,點上一支就猛抽起來。他仰在沙發上,自言自語地重複著:“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原來,1952年夏季,外交部召開了第一次使節會議,周總理讓這些脫下戎裝就去國外工作的同誌,會後到幾個地方實地看看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從北京南下的第一站就是南京,當時還是華東軍區司令的陳毅成了東道主。他親自帶隊,乘坐軍區的指揮船,從南京出發逆水而上。一路上,他和新老棋友對弈艙口,還不知周總理“早有預謀”……今年年初,第一批派出的幾位大使回國述職,周總理又特意交代讓他們去上海時,要向陳毅彙報情況……

陳毅是個急性子,他很快找到周恩來總理,爽直地談起自己的想法:“協助你分管外事工作是我的榮幸,我俯首聽命。可我這個陳毅,有時說話很有破壞性,有時候好感情用事,感情一上來,說話就衝口而出,不管輕重的,在我們內部,對同誌有什麼傷害,還可以對同誌解釋,在外交上就砸鍋了。”陳毅抿了抿嘴,懇求道:“我請中央重新考慮。”(見世界知識出版社:《懷念陳毅》)

周總理坐在沙發上,講話時身子不易覺察地晃了一下,也許這是他要否定一件事的微小動作:“你的意見我同主席談過,主席認為你‘臨事而懼’正是優點,所以外交工作非你莫屬啦。”周恩來說完笑了起來。

陳毅鄭重地點了點頭:“既然中央看中我,我就先應下來。不過我有言在先,我要不稱職,你早點把我撤下來,免得出了大紕漏。另外,外交部長的命令先不要下,我要先跟著你實習一下。”

周恩來輕輕拍了拍椅把,把事情定了下來,濃眉一揚,講了8個字:“外交工作,授權有限。”

陳毅淡淡的眉毛應答似的一蹙,一拍大腿:“好,這就是我的座右銘!”

不久,他就跟隨周恩來出席亞非會議,這是他當外交部長的第一次“實習”。

周恩來究竟在哪一架飛機上?

黃鎮上任不久,也被“亞非會議”拴住了。

每天早上吃早餐的時候,他要指指桌旁的一隻空椅子,叫懂印尼、英語的翻譯陳麗水坐下,陳麗水把印尼文和外文報紙雜誌的言論及時告訴他,把印尼安塔拉通訊社和荷蘭安尼打通訊社每天4卷電訊稿擇譯念給他聽,在聽廣播時,如外語台有重要新聞或評論,也要陳麗水隨時向他反映,他請陳麗水談談關於召開亞非會議的情況。當然,關於亞非會議,他大概早就聽得夠多了;他看過參讚領事的各種報告,他同會議發起國印尼總理阿裏·沙斯特羅阿米佐約談過話,並會晤過國會議員拉蘇娜·塞德夫人、外交部秘書長魯斯蘭·阿卜杜加尼,但都沒提及印尼是否有意邀請中國參加會議。12月下旬,在印度大使館的一次招待會上,印尼外交部亞洲司司長蘇加爾佐告訴他,尼赫魯、吳努、哥特拉瓦拉將於12月底飛抵雅加達出席茂物會議,討論召開亞非會議問題。他感謝他們的通報,並表達了我國支持他們發起召開亞非會議的倡議。可中國是否被邀請依舊是個謎。

他想聽聽美國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