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嫋嫋煙霧裏談到了萬隆會議,他讚揚這是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次很有成效的會議,表現了亞非國家的團結。
阿裏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整個會議期間我都提心吊膽。”
“知道,我知道。”毛澤東說,“事情不可能盡善盡美。正如我們與日本、印度、緬甸和泰國之間,在邊界問題上還存在分歧一樣。菲律賓也擔心我們會向它擴張。我相信所有這些問題,像印尼與中國之間的雙重國籍問題一樣,都能和平解決。”
阿裏把目光轉向黃鎮,向毛澤東陳述:“前兩天我們還商討了這個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表現了相當的靈活。”
毛澤東向黃鎮投以讚許的目光,用手將頭發攏攏整齊:“你那個三好政策解釋得好,有創造。”隨後他又把臉轉向阿裏,“泰國可以在昆明設領事館嘛,監督中國在該省的活動,菲律賓也可以在中國南方沿海監督中國的活動嘛。如果印尼為此向上述各國進行斡旋,我沒有異議。”毛澤東說著說著,笑了。
阿裏表示:“如果上述各國能同中國和平解決這些問題,我將十分高興。”
“我們現在渴望實現世界和平,如果再爆發世界大戰,中國人民千辛萬苦從帝國主義壓迫下解放出來的成果將化為烏有,一切建設事業也將毀於一旦。”毛澤東用夾著香煙的手打著手勢,“我願意同美國簽訂為期50年,甚至100年的和平條約,來解決中國與美國之間存在的問題。”
毛澤東按熄了煙蒂,會見隨之結束。
第二天,阿裏同周恩來舉行首次正式會談。中國方麵參加會談的除黃鎮外,還有陳毅副總理、章漢夫副外長、亞洲司司長陳家康和章文晉副司長。印尼方麵參加的有:外交部亞洲司司長蘇加爾佐·維爾約普拉諾多、巴拉爾大使、莫諾努圖大使和蘇班德裏約大使。
會談很快涉及到中美關係問題,阿裏首先表示:“如果雙方願意的話,印尼願意為解決中美糾紛效勞,但是,關於如何調解的問題,我還沒有具體方案。我想先征求總理閣下的意見。”
周恩來臉上露出笑意,挺直身子,把紅藍鉛筆放在紙上,說:“我非常感謝貴國的善意,並接受此建議。不久前,印度總理特使梅農也向我談起這件事。我與他會談的結果可概括如下。”
黃鎮在本子上概括地記著周恩來的意見:
一、中美會談議程:
1.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就有關台灣海峽周圍地區的緊張局勢問題進行談判;
2.雙方同意談判的其他問題。
二、談判形式可以采取:
1.如蘇聯建議的十國會議形式;
2.少於十個國家的會議形式;
3.如泰國和菲律賓願意,可召開有該兩國參加的十國會議的形式;
4.中美直接談判的形式。
“但要附帶一個條件,即蔣介石不得參加。”周恩來眼睛望著桌子對麵的阿裏總理說,“為了給中美直接談判提供良好的氣氛,我們也同意采取對等的緩和緊張局勢的措施。如中國可重新審查被拘留的美國公民的身份。他們中的一些人已被判刑,可以視情予以減刑。此外,中國政府還可邀請他們的家屬來華探望。但美國也應取消對中國的禁運,停止對中國內政的幹涉。”
第二輪會談在第二天上午進行。該輪到阿裏說明他的想法了。他簡單提出印尼對調解的三個階段的想法。認為:“首先努力創造良好氣氛,這是最重要的,隻有這樣,美中會談才比較容易實現。”
周恩來說:“在這方麵的看法你幾乎與我相似。隻是對第一階段我有不同看法。我認為不必先緩和緊張局勢。關於第二階段,我不願預先確定談判的形式。由於條件不成熟,也許你提的三個階段一個也實現不了。”
阿裏寬慰道:“我們可以對美國和世界輿論施加影響,使之朝向和平解決美中衝突的方向發展。”
周恩來合上眼前的本子,預示著會談即將結束。他站起來告訴阿裏:被拘留的13名美國飛行員中,隻有4名尚未審判。他們的飛機侵犯了中國的領空,在華東被擊落,他們沒有犯其他罪行,將立即被驅逐出境。周恩來又側過身對莫諾努圖(當時印尼駐北京大使)說:“關於此事,我未曾告訴過其他任何一位外交官。”
(以後的事實證明:杜勒斯認為周恩來在利用美國戰俘向美國施加政治壓力,而拒絕談判。阿裏的和平努力失敗了。)
阿裏站起身,受了周恩來的影響,他也感到激動起來。
黃鎮也異常激動。周恩來那精力充沛、機智敏銳的外交風格直接影響著他。直到他首任駐法國大使,在巴黎與美國武官沃爾特斯秘密談判時,耳畔還時常回響著周恩來那偉大的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