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黃永勝寫過一篇《井岡山上紅旗飄———連隊生活回憶片斷》的文章,文章的中心是歌頌當年他當班長時,連黨代表羅榮桓對他的教導,文章情真意切。
項輝芳幫助“老虎”相親。她憑著黃永勝的地位,動員了廣州軍區的大批力量……
上將黃永勝,戰功赫赫,汙點明顯
林彪的排斥異己、結黨營私,或者說打擊與拉攏是同時進行的,分不出先後。中國向來有“山頭”之說,林彪的親疏關係大都是戰爭年代自然形成的,它可以說是後來結幫拉派的依據,但不是唯一,比如死黨、南京軍區空軍政委江騰蛟便是一個,他不是四野的。但不可否認,林彪反黨集團的多數成員不是“親”便是“故”,這個小集團的形成是有曆史淵源的,日趨成形則是1959年林彪取代彭德懷、主持軍委工作之後了。
先說這個集團中除林彪以外資格最老職務最高,唯一的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的黃永勝吧。
黃永勝有過榮耀的曆史。
從曆史上說,黃永勝與毛澤東、林彪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毛澤東於1927年發動秋收起義,率領部隊進入井岡山時,其中就有黃永勝。這批人員知名度較高的有:羅榮桓、譚震林、陳伯鈞、張宗遜、楊得誌、曹裏懷、黃永勝等人。
黃永勝是士兵出身,積數十年軍功,官至總參謀長,是個典型的行伍出身人物。
1927年,中國曆史最動蕩不安並發生巨變的一年,反動的北洋軍閥基本上被打垮,革命猶如狂風暴雨席卷大江南北,革命的中心由廣州北移武漢,這激勵了整整一代人,中國的有誌青年紛紛投入革命隊伍。家庭貧寒,隻有初小文化程度的黃永勝,也隨著革命浪潮從湖北的鹹寧入伍到武漢警衛團。9月又隨軍參加了毛澤東等率領的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成為中國工農紅軍一師的戰士,12月又在江西遂川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紅四軍中,他曆任排長、連長、副團長。
由於其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設中,特別是在反對國民黨的五次“圍剿”
中,英勇善戰,屢建功勳。他的升遷很快,1931年還是紅十二軍中的一名團長,第二年便升為紅軍的一名師長。1933年部隊縮編,他又改任紅一軍團一師第三團團長。黃永勝革命是挺堅決的,他雖然是個團長,得知他的師長郭炳生帶著另兩個團要去投敵時,策馬揚鞭,帶著他的那個團就去追,部隊被追回來了,隻有郭炳生隻身投敵跑了。這可是個不小的功勞。為此,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還專門給黃永勝頒發了一枚三等紅星獎章。據說,得到這種榮譽的人,犯了死罪可以罪減一等。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黃永勝隨紅一方麵軍北上長征。
在長征中,他和別的將領一樣,特別能吃苦,他相信革命會像他的名字一樣,永遠會勝利。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之後,1935年冬擔任紅一軍團四師副師長,開始在軍團長林彪手下工作,並參加了直羅鎮戰鬥和東渡黃河準備對日寇作戰。1936年6月,入紅軍大學第一期學習,1937年1月任紅一軍團第二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區副司令員,1942年2月按照軍委指示,部隊實行精兵簡政、主力部隊逐步地方化,加強地方武裝和民兵建設。晉察冀軍區部隊變動,黃永勝擔任第三分區司令員,後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二旅旅長等職。他在聶榮臻司令部的指揮下,迎擊國民黨的進攻,先後進行了綏遠戰役和反搶占戰役。反蠶食鬥爭的四年裏,他一直在聶帥身邊工作,在戰場上帶兵打仗,虎虎有生氣,有勇也有謀。可他的毛病也特別明顯,就是愛拈花惹草,見了女人走不動路。職務越升越高,卻不見收斂。在抗戰緊要關頭,他與一個地主女兒也打得火熱,受到聶榮臻的嚴厲批評。這就是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學江青、葉群的樣子,對知道他這段醜聞的領導,甚至朋友翻臉不認人,打擊報複,誣陷迫害聶榮臻。正是為了此事,他感到沒臉見人,想調到別處。正好第二野戰軍成立,黃永勝擔任熱遼縱隊司令員。1946年8月,承德失守後,黃縱隊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製,黃永勝從此投奔在東北王林彪的門下,成為林彪的一員幹將。林彪對這位老鄉、過去的下級也是另眼看待,這也為以後黃永勝爬上總參謀長位置作了鋪墊。
1947年下半年,黃永勝被任命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司令員,與第二縱隊的劉興元結為莫逆之交。以後東北野戰軍的編製成立後,他又擔任第六縱隊司令員,改稱第四野戰軍時任四十五軍軍長、第十四兵團副司令員等職。他雖然為遼沈戰役建立過功勳,但玩女人的毛病始終不改。據說進城後,羅榮桓元帥發的最大的一次火,就是為黃永勝玩女人而發的,說他這麼大年紀,這麼高職務,還不改,還要不要臉了?!
曾對老領導羅榮桓感恩戴德
全國解放後,黃永勝南下廣西,任第十三兵團司令員兼廣西軍區司令;第十五兵團兼廣東軍區司令;華南軍區副司令等職。抗美援朝時任誌願軍第十五兵團司令員,後繼任中南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此時的林彪為“中南王”,黃永勝仍為其麾下的一員大將。黃永勝的革命曆史真是一本挺厚的功勞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