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3月24日“楊餘傅”事件之後,吳法憲曾對邱會作說:“別人說你同楊成武的關係密切,同葉帥的關係也不幹淨。”邱會作聽了後,立即打主意,要證實自己是“幹淨”的。
其實葉劍英一生的為人邱會作是清楚的,長征時他就在葉帥身邊工作。五十年代初,他同葉帥在華南軍區共過事。“文革”初期他在西山躲藏時,葉帥有時一天兩三次去看他。
1968年3月27日,軍委辦事組搞葉帥材料時,黃永勝在會上說:“今天要討論一下整理葉劍英的材料問題,看起來他的問題不少,要把材料搞起來。”
接著,黃永勝提出要成立專門的材料組,分工李作鵬管材料組的日常工作。
由於李作鵬臨時有事,邱會作來組織材料組開會,批準調軍委辦公廳檔案查閱,邱會作還批準了材料組整理葉帥的黑材料。
他曾兩次攻擊葉劍英元帥,又在軍委辦事組指使李凱、韋業功等搞葉帥的所謂罪行材料。同年12月,根據李作鵬傳達的江青的旨意,邱會作又布置李凱組織人搞所謂“二月逆流大事記”,把矛頭指向幾位老帥。邱會作還夥同黃永勝、吳法憲拘留審訊二醫大學員錢信莎和利用葉向真專案挖“後台”,矛頭指向葉劍英。
也算幾經“考驗”,邱會作已義無反顧地成為林彪線上的人。他與其餘幾個幹將成了毛家灣的座上客。平日靜悄悄的毛家灣也因這幾個常客的到來,熱鬧起來。
主人自然是葉群。她喜歡將這些人邀到毛家灣看電影。隻要一看東院的庭院裏停放著一排小轎車,就知道西院的會客廳裏坐滿了“觀眾”。由於每一場隻能容納一二十人,加上主人有意使某些“觀眾”之間彼此不致“碰麵”,所以常常分幾場放映。所映的影片,也大多是進口的外國片,也有一部分“文化大革命”前的老片子。這些片子有的客人盡管看過了,但他們似乎並不在意影片本身,最主要的是,來的人都明白,這是“林副主席”給予的最高待遇,能走進這個客廳,便是“無產階級革命派”的證明,所以凡是進出這個客廳的人,都有一副春風得意的姿態。按“紀律”,此事不得外出,但其得意之情可以在內心裏“傳”,也可在享受同等待遇的人中間“傳”,那感覺一定是既感激又刺激。
前麵說到,這裏的常客是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還有陳伯達;有時專門請他們的夫人和子女,也有時是請林立果在空軍黨辦的戰友。
常跟林立果來看電影的人,後來也多半成了林彪死黨。有一次,林立果把他的親信周宇馳、王飛、劉沛豐等人連同家屬小孩,一同被邀到林家。葉群親自招待這些人看了四部電影,給大家分糖吃,還送了紀念品。連林彪也親自出麵,又是講話,又是照相,當事者莫不受寵若驚。
還有一次,葉群邀請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以及黃夫人項輝芳、李夫人董其彩、邱夫人胡敏,還有他們的子女,見過林彪,看過電影之後,已經快半夜了。這時,葉群正在興頭上,又帶著客人乘一輛輛小車到三座門招待所去吃頓“憶苦飯”。
這頓“憶苦飯”第一桌上是葉群、陳伯達、黃、吳、李、邱等幾員大將,第二桌是各大將的夫人;以下各桌是各大將的兒女和工作人員,一共坐了六、七桌。
隻見在每張桌子上,都擺著一盤比大拇指稍大一點的精製包米麵窩窩頭,這就是“憶苦飯”的主食,雖然是粗糧,但做得細致,吃起來香甜可口。除此之外,還有八大盤新鮮味美的涼共,大米綠豆粥和新做的油酥燒餅。
黃、吳、葉、李、邱經常進出三座門招待所,筆者有一個在那裏工作的一位戰友,在當年“四大金剛”紅極一時,曾與我私下議論過他們的醜態,他還學著吳法憲一邊往外走一邊口裏嚼著豬蹄的樣子。要知道,我這位同學戰友對工作的地方一向是守口如瓶的,竟忍不住說出他們的表演,可見其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