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不歡而散。這是江青集團參加的最後一次政治局會議,也是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與江青的正式攤牌,兩派爭鬥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華、葉、汪策劃“決戰”時刻

一般黨史研究者認為,在粉碎“四人幫”的過程中,關鍵人物是華國鋒。

原因很簡單:因為華是毛澤東生前指定的接班人,當時擔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如果沒有他定下決心,其他人的地位不夠。而葉劍英則是軍隊中最有影響的人物,這樣重大的決策沒有軍隊支持,還是紙上談兵。當時軍隊將領頻頻出沒於葉府,大都表示忠誠葉劍英,這也促使葉劍英最終想到武力解決“四人幫”。而汪東興作為中南海以至北京最重要武裝力量的控製者、8341部隊的“掌門人”,他的傾向也有決定性的意義。此時憑著對毛澤東的忠誠,對江青等人的厭惡,他表示完全擁護華國鋒的領導,並保持長時期的密切聯係,策劃捕捉“四人幫”的步驟。

在華、汪和葉之間,進行穿針引線的重要人物是李先念。

李先念也是一位資深的共產黨人,建國後長期在周恩來領導下的政府係統工作,此時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是除華、葉、汪之外老幹部係統中的第四位人物,他對江青等“四人幫”也極為不滿。9月21日,華國鋒秘密走訪李先念,請李先念找葉劍英談兩個問題:要不要解決“四人幫”問題,怎麼解決“四人幫”的問題。李先念遂赴葉劍英西山的住所,為防走漏風聲,他們打開收音機,用筆紙交談。葉劍英的態度非常明確:“我們和他們的鬥爭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隻有你死,才有我活,沒有調和的餘地。當然要徹底解決他們的問題,還要有周密的部署。”並提出了“開會解決,其他方式”兩種方案。

李先念從西山返回之後,華國鋒以看電影名義,請李先念、吳德兩人到中南海國務院禮堂後麵的小會議室,秘密商談如何解決“四人幫”的問題。3人通宵談論,直到淩晨5時。華國鋒最後定下了決心:采取“隔離審查”的辦法,解決“四人幫”。

華國鋒請李先念向葉劍英轉告他的決定,很快得到了葉帥的讚同。於是,解決“四人幫”的基本方式即最後確定了下來。關於行動的時間,華國鋒和葉劍英等都認為:毛澤東主席的治喪活動剛剛結束,全國人民還沉浸在悲痛之中,需要有段時間調整情緒。因此初步確定:國慶節後,準備10天,然後再動手。

10月2日下午3時許,葉劍英第一個來到汪東興在中南海南樓的辦公室。進門時,他把身邊的隨從留在大門外,自己一個人進了房間。

對於葉帥的到來,汪東興知道肯定有要事要談,急忙扶葉帥坐下,親自端上龍井茶,請他指示。

葉劍英喝了幾口茶,望了望窗外,緩緩說道:“最近形勢很緊張,這也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中國人常拿‘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來比喻首惡不除,禍亂不止。我看‘四人幫’不除,我們的黨和國家是沒有出路的。”

汪東興有些激動:“我跟葉帥想的一樣,為了繼承毛主席的遺誌挽救黨的事業,我們有責任粉碎‘四人幫’這個反革命集團。”

葉劍英見汪東興這樣說,盯著他看了片刻,探過身子,壓低聲音問:“你考慮好了嗎?”

汪東興肯定地點了點頭:“我認為形勢逼人,不能再拖延,到了下決心的時候了!”

葉劍英仰天長歎一聲:“該攤牌了!機不可失,兵貴神速,乘人之不及!”

沉默一刻,葉劍英補充了一句:“至於結局,可能是喜,也可能是悲,就看天命了!”葉劍英交代汪東興,此事再找華國鋒談談,要加速采取果斷措施。

這天晚上9點多,汪東興來到華國鋒在東交民巷的住地,向他報告說:“今天下午葉帥到我的辦公室來,我們談了一個下午,主要討論如何解決‘四人幫’的問題。”並詳細彙報了談話內容。華國鋒說:“你們所談的意見原則上和我想的一致。現在問題是如何具體化。你可以先考慮一下。”

得知葉劍英的態度後,10月5日下午,華國鋒來到玉泉山9號葉劍英住處,直接與他交換意見。華國鋒說:“總的看,形勢對我們有利,對‘四人幫’不利,最根本的是天怒人怨,黨心、軍心和民心之所向。特別是軍隊掌握在黨的手裏,固若金湯,就什麼也不怕。當然也有困難,不好說有絕對把握。”

葉劍英說:“這是一步險棋,而且是一步很險的棋,但又非走不可。”他曆數“四人幫”的罪惡,繼續說:“他們作惡多端,人心喪盡,極為孤立,極為虛弱,這是由他們的階級根源和反動本性所決定的。”

華國鋒頗有同感,他說起前幾天江青等人對他的“逼宮”表演,氣憤地說:

“他們幾個人糾纏不休,就是要把我換下來。他們要‘安排江青的工作’,是什麼意思?江青已是政治局委員,還要安排什麼工作,無非是要我下台!”

葉劍英點點頭,讚同地說:“他們的矛頭是對著你的。”

“所以這次我下定決心要解決‘四人幫’的問題,也是繼承主席的遺誌。主席生前講過多次,根據毛主席的思想,實在要解決。不解決,他們篡了權,後果不堪設想。”

“行動要果斷,更要周密,必須萬無一失。”葉劍英望著華國鋒,鼓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