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方已同意以這次簽訂的新條約取代1945年的舊條約,”周恩來估計著,“新條約在討論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小的變化。”
問完了“主席還有別的事情沒有”,周恩來告辭了。警衛人員開始收拾床鋪。毛澤東的思路還深深陷在“條約”中,對還沒離開的汪東興說道:“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雅爾塔開會搞了個《雅爾塔協定》,他們對中國的新疆、東北很感興趣,都想在世界上劃分出自己的勢力範圍。”
毛澤東解著紐扣,準備就寢,還在告訴汪東興:“我們和蘇聯會談《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時指出,新的條約與《雅爾塔協定》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在我們雙方內部討論時,他們說東北、新疆不許第三國人進入,我們說東北還有二百萬朝鮮人,有的還沒有加入中國籍,怎麼辦?他們又答不出來,他們還是想按《雅爾塔協定》辦事。他們給我們發來電報說,你們不能與國民黨打仗,你們如果與國民黨作戰,你們這個民族就有滅亡的危險。這是什麼話!如果說我們國家有滅亡的危險還說得過去,民族怎麼能滅亡呢?所謂民族就是講人麼,幾億人口的大國怎麼能滅亡呢?”毛澤東說完這些話,好像釋放了積怨,輕鬆地補了一句:“我是頂了他們的。”
據參加談判的中國同誌說,當斯大林提出不允許第三國居民進入和在中國東北、新疆地區居留時,由於這個問題提得突然,談話有些冷場。周恩來隨即反問道:“東北住有很多朝鮮民族的居民,他們算不算第三國公民?更不用說外來的蒙古人了。”斯大林對此反問措手不及,一時啞口無言。毛澤東完全讚同周恩來的這一反問,並試圖讓斯大林明白,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不愉快,是因為蘇方的這個主張,幹涉了中國內政。
毛澤東睡下了。
周恩來還在忙。國內的許多問題等著他立即處理。
第二天晚上,毛澤東在大廳裏散了一會步,回到房間,對陪同的汪東興說:“你把陳伯達叫來,我和他說一下《人民日報》的社論問題。”
陳伯達很快來到毛主席麵前。毛澤東說:“稿子我已經看過了,做了修改,請你和恩來再看一下,然後發回國內,看他們還有什麼地方需要修改的,請他們斟酌後定下來。稿子現在恩來那裏,你可以去他那裏拿來看。”
來到周恩來的房間,周總理正和新疆人民政府副主席賽福鼎談話。周恩來要賽福鼎抓緊時間把中蘇友好協定再仔細看一遍:“其中涉及新疆問題,有什麼意見盡快向談判代表提出。你能看漢文嗎?有困難的話,請鄧力群同誌幫助讀給你聽。”
賽福鼎表示沒有太大困難,漢文寫不好,但可以看懂。賽福鼎準備走的時候,周恩來已將身體轉向陳伯達:“是主席請你來的吧?社論我又改過一遍,你校對無誤後發回國內,國內有什麼意見,請他們立即電告我,不要延誤。”陳伯達接過那篇題為《中蘇友好合作的新時代》的社論,隻見上麵除了周恩來添改的娟秀的字跡外,許多處是毛澤東改過的,最後一行尤其醒目:“以上刪改,請喬木負責改好校正無訛,並請少奇同誌精校一遍,務使毫無遺憾,與中蘇雙方所發表的條約及協定內容完全一致。否則參差不齊,影響很壞。務請注意,至要至要!”陳伯達剛要出門,周恩來又叫住他,將社論要回,站在桌子前又改動了幾個字。(參見《汪東興日記》)在此期間,毛澤東和周恩來商議的事情很多,除了眼下的中蘇友好協定外,還有與英國的建交問題;越南主席胡誌明的來訪;國內民主人士在各級政府的任職;建立空軍和海軍;以及蘇方向中方提供3億美元貸款問題……所以每天都很疲勞,原來兩人時常失眠,現在談完話,寬衣上床後都能很快就睡著了。
周恩來撤除隔板似乎是一種象征
簽字儀式於2月14日在克裏姆林宮舉行。
毛澤東、周恩來和斯大林、馬林科夫、貝利亞、維辛斯基等聚集在斯大林辦公室旁的一間客廳裏,其餘的人都在另一間客廳。代表雙方簽字的是周恩來和維辛斯基。毛澤東和斯大林站在最中間。各種鏡頭一齊對過來,攝影燈烤得大家汗流滿麵。斯大林不時調整一下站姿,以保持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