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陶勇的老領導,陳毅對他的了解是全麵的,深入的,包括對陶勇的“毛病”。他是個敢做主,個性又十分突出的人。比如他堅定,而不免任性;他求勝心切,不免魯莽;說他脾氣急,說暴躁也不過分。危急中他常常殺紅了眼,即使當了團長、師長,還經常胳膊一捋,拎起他那把大刀就衝到了隊伍前頭。對他這種勇猛的戰鬥風格,陳毅、粟裕常常是喜憂參半,給他當政委的也總是捏著一把汗,有時候也不得不批評他,不要做“拚命三郎”……正因為如此,當他向陳毅司令員報到時,陳毅特別關照他要尊重華東軍區海軍政委袁也烈:“陶勇同誌,你在家鄉當放牛娃時,袁也烈同誌已經是南昌起義的老營長了,他資格老、學問深,你要尊重他,而且他比你早當了3年海軍……”
陶勇說:“陳老總你放心,我陶勇雖然脾氣臭,尊重人還是會的。”
果然,陶勇上任後,處處尊重資深的政治委員袁也烈,對他總是以“師長”
相稱,大小事都與之相商。可惜的是,袁也烈後來雖然離開了東海艦隊,同樣也遭到政治迫害,1976年8月8日含冤逝世於北京海軍總醫院,那時他已是77歲高齡,還背著“叛徒”的黑鍋……
更多的人發現,陶勇雖是以勇猛著稱的戰將,但他在工作中講究藝術,與人相處十分融洽。1955年授銜時,當時艦隊領導班子中連他在內共有4名中將,其他領導也是資曆較深的老同誌,但大家都對他的領導心悅誠服,敬佩他勤奮好學,實事求是,講大局,不專斷,心胸坦蕩,待人真誠。人們知道,他在戰爭年代有許多傳奇式的故事:單騎闖敵營、隻身赴匪巢等,他確實有膽有識,有勇有謀。他似乎特別善於處理各種複雜問題,在突發事件麵前,總是思維敏捷,決心果斷,魄力非凡。他的那些靈機一動不知從何而來,又不知為何又那樣管用。他的這種才能有人說是天生的,有人說是後學的,最恰當的解釋恐怕還是天生聰穎加好學。現在人們看待這些將領的才能,已經不再否認天賦了,因為有些東西是學不來了,就像在石頭上種草一樣。
毛澤東記住了陶勇陶勇站在軍艦甲板上。
現在正是春天,周圍一切寂然。江水平靜。“南昌”號軍艦長嘯一聲,緩緩地向南岸駛去。從山坡上可以看到被它揚起的浪花。
他沉默著,外人很難知道他此刻在想些什麼。但是,假如思緒是可以被聽見的話,那麼我們會聽到:
艦“紫石英”號,那時我們恨這種蠻橫的鐵家夥,想打沉它。在救援的“倫敦”號旗艦上坐著英國遠東艦隊副總司令梅登中將;“倫敦”———英國建都的地方。
4年後的今天,沒有想到我們自己也有這種鐵家夥,而且喜愛它,還想快點發展它。今天我是華東海軍司令員,我也乘上自己的旗艦“南昌”號,“南昌”———解放軍誕生的地方。
4年前的英國軍艦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旗,今天我們的軍艦也掛滿旗……他不曾料想:那時,梅登中將一身挺拔的海軍將軍服,肩上的兩顆將星熠熠生輝;今天,他也是一身海軍服,兩年之後,他的肩上同樣扛起了兩顆閃閃發光的金星……曆史真是如此奇異:在同一條江裏,岸上的未來的海軍中將,擊傷了艦上的英國海軍中將。再後來,中國的海軍中將,在岸上迎來了諸多外國軍艦,已經幹戈化玉帛,成為友好使者了。
就拿腳下的這條“南昌”艦來說,也同樣記載著曆史的迂回曲折。它原本是日本的一艘降艦———名叫“宇治”號。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由國民黨海軍在上海接收。急於打內戰的蔣介石將其改為“長治”號,加入國民黨海軍序列。在上海解放時,國民黨曾以此艦封鎖吳淞口,結果艦上的愛國士兵武裝起義,加入了解放軍的行列。陳毅市長和華東海軍第一任司令員張愛萍為其命名“八一”號,後由中央軍委定為“南昌”號。1951年改裝了蘇造130毫米前後主炮後,成為震懾台海、浙東一帶的主力戰艦。先後參加過東磯島海戰,一江山島登陸作戰,遼東半島和穿山半島三軍實兵演習,它都擔任指揮艦,陶勇多次在艦上坐鎮指揮。有一次,陶勇正在此艦上和士兵打撲克,忽聽敵艦入侵,他立即驅艦出擊,急得楊成武副總參謀長大呼:“南昌艦上還有個姓陶的!”下死命令返航……再後來,它老了,最後一次出海,不是作為指揮艦,而是作為試驗導彈的靶艦,被擊中後沉於渤海灣。與這艘艦相處過的老海軍們對此心中鬱鬱,他們把這艘艦的沉沒,看作和陶司令死於水井一樣不可思議……陶勇不及細想,軍艦就要靠近南京下關碼頭。到處都是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因為毛澤東主席要登艦檢閱中國海軍。
當毛澤東高大的身影出現在碼頭上的時候,人群便海洋般地沸騰起來。
毛澤東身穿黃呢子大衣,腳穿棕色皮鞋,更顯得身材高大,天生的一副領袖模樣。
陶勇同樣激動。因為他要麵對麵地站在毛澤東麵前,這是第一次,這跟打仗不一樣,難免心情有些緊張。當毛澤東出現在麵前的時候,他快步上前,立正敬禮,大聲報告:
“報告毛主席,我率領艦隊到南京,接受您的檢閱,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陶勇。”
毛澤東輕輕揮了揮手,拉住陶勇的手,很仔細地打量著,笑道:“你就是陶勇同誌,我久仰你的大名。你在新四軍、三野打了不少漂亮仗。‘葉王陶’如雷貫耳啊!”
葉,指葉飛,王,指王必成,陶便是陶勇。他們是三野的三員虎將,毛澤東、陳毅、粟裕給他們發電報經常以“葉王陶”稱呼,就像稱呼一個人,自然叫著也順口。這三個人是陳粟大軍中三個縱隊的司令,論資曆,陶勇最淺;論打仗,誰也不含糊;葉飛是儒將,王必成號稱“王老虎”,陶勇則是“拚命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