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破鼓禁不住眾棰敲,幾分鍾後,這個惡貫滿盈的“海上霸王”,就在軍民猛烈的炮火下葬身海底了。

此次戰鬥,活捉敵少校副隊長高建武以下12人,擊斃敵中尉艇長以下11人,打勝了平潭海區第一仗。此後人們議論起這次戰鬥,都說軍民聯防,真是陶司令的一著好棋———雖說陶司令與戰士們下起真棋往往是輸多勝少,最後總是一摘帽子,搔搔頭皮,連聲說“向你們學習,向你們學習”……

第二年年底,陶勇親臨平潭島視察。他一上島,就對大隊領導說:“你們最辛苦,也最光榮!”他看到山邊、海邊、路邊許多地方用石塊圍墾的地上長著大包菜時,就問:“這是誰種的菜?”

大隊長魏垣武回答:“是我們大隊種的,準備支援山東災區人民的。”

陶司令為之感動,說:“你們自己這樣艱苦,還種菜支援災區人民,精神可嘉。”他回頭對隨行的艦隊後勤部申部長說:“我看三十一大隊支援災區的任務就免了吧?他們的任務由我們艦隊機關分擔好了。”申部長當即表示同意。

陶勇又問:“你們平時吃菜怎麼辦?”

魏垣武說:“原來是由基地派汽車到平潭城買,現在汽油緊張,我們是雇馬車到平潭城去買。”

陶勇思索了一下,說:“三十一大隊很艱苦,我看別的地方可以多節約一點,三十一大隊還是派汽車買菜吧。”

因為陶勇每次外出就是帶著後勤部長或是工程部長,總是就地解決問題,這就促成了下級都愛講真話,因為假話隻能騙自己,得不到實惠。

所以彙報中,魏垣武把什麼問題都倒出來了。海潭海峽是有名的湧浪區,風大浪高,不是下雨,就是刮風,艦隊出海時,幹部、戰士的衣服常常全部被海水打濕,特別是冬天,身體弱的同誌經常凍出病來。魏垣武希望能給艙麵人員每人發一套出海服。陶勇當場做出決定:“給高速炮艇艙麵人員每人發一套出海服。

50噸的炮艇每艇發15套,大隊部也發15套,誰跟艇出海誰就穿,不能丟失。”

他當場交代由申部長辦理此事。大隊幹部一聽,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那天晚上,陶勇又對大隊幹部們說:“你們對部隊要求很嚴,這很好。但是,關心部隊,為部隊解決實際問題,也是提高戰鬥力的一個方麵,嚴格與愛護是統一的,現在,你們一切工作的著眼點,都要圍繞著盡快在這裏站穩腳跟,適應環境,像個釘子牢牢地釘在這裏,讓敵人頭疼,明白嗎?”

其實這也是陶勇自己的原則。

可有些事並不是下了命令就能實現的。

一年多以後,陶勇再次來到平潭島。他發現出海服的問題還沒有落實。他心裏很氣,但不聲張。他叫仍然跟隨他的申部長跟炮艇出一次海,說:“你什麼事也不要做,權當到海上看看風景吧。”

一個航次回來,申部長從上到下濕了個透。他把濕乎乎的軍服拎起,一下艇就對陶司令一個勁念叨:“的確該發,的確該發!”

陶勇明知故問:“該發什麼呀?”

“的確需要出海服,我回去親自辦這件事,不管怎樣一定要解決!”

陶勇戳戳申部長濕衣服與皮膚間的氣泡,笑著說:“你也知道海水咬人哪!”

炮擊金門,魚雷艇秘密行動

1958年夏天,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彭德清打點行裝,準備到南京海軍學院學習,正在交代工作去南京的時候,陶勇司令員找他來了。

陶勇說:“老夥計,你先別走,我有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

陶勇向他傳達了毛澤東主席關於要炮擊金門,懲罰蔣介石,打擊金門、馬祖地區國民黨軍隊的氣焰的指示,隨後說:“海軍把任務交給我們艦隊,我的意見,你對這些地區、海域情況熟悉,由你去指揮,你看怎樣?”

“這有什麼說的?我服從。”彭德清爽快地回答。

“好。任務很緊,你準備一下,立即搭乘飛機去北京接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