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高崗活動更猖獗,發生了他想拉攏鄧小平、陳雲的事,也發生了鄧、陳分別向毛澤東彙報的事。

毛澤東已初步掌握了高崗活動的情況,也進行了一些調查。一天,羅瑞卿來看望主席,問起主席的身體。毛澤東開起玩笑:“我這是政治感冒,鼻子不靈。”

“沒睡好覺吧?”

“是啊。睡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睡在床上,一種是睡在鼓裏,若不是其他同誌向我反映高的問題,我還蒙在鼓裏哩!”

於是12月24日,毛澤東主持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正式決定在他外出休假期間,由劉少奇代理主持中共中央工作。那天到會的有二十來人,薄一波也接到了開會的通知。毛澤東目光炯炯地掃視會場,發出不指名的警告:

“北京城裏有兩個司令部,頤年堂門可羅雀,東交民巷8號車水馬龍。一個是以我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陽風,燒陽火;一個是以別人為司令的司令部,就是刮陰風,燒陰火,一股地下水。”

會場裏靜極了,與會者都全神注視著毛澤東,等待著他下一句話要說出的這個“別人司令”是誰,但毛澤東戛然而止,不再往下說了。其實與會者誰都知道說的是誰,何況毛澤東已經指明了“東交民巷8號”。

在高崗的問題上,毛澤東一直采取忍讓團結的態度。早在陝北時期,高崗任陝甘寧邊區中央局書記,掌握了邊區的黨政大權,隻差軍權沒有到手。他雖兼保安部隊司令,但這隻是地方部隊,當時邊區的部隊主要是八路軍留守兵團,蕭勁光任司令,莫文驊任政治部主任,政委空缺。高崗在打這個政委位置的主意,但中央研究後,認為他不合適。蕭勁光對高崗也不感興趣,覺得“這個人政治水平低,眼界卻很高,計較個人得失,品質也不好”。莫文驊向毛澤東和王稼祥建議,讓蕭勁光兼任政委,軍委同意了。高崗當政委的希望落空後,對留守兵團很是不滿。1938年夏,毛澤東《論持久戰》公開發表。有一天,毛澤東叫莫文驊到他的家裏去。一進門,毛澤東便問:“莫文驊,你對《論持久戰》有什麼意見啊?”

莫文驊聽了嚇了一跳,摸不著頭腦,忙回答:“沒有啊,主席把初稿給我,寫信讓我提意見,我讀了兩遍,認為很好,提不出什麼意見,本想再看,但葉子龍同誌來電話收回去了。”毛澤東又問:“你沒有意見,為什麼不向部隊傳達呀?”這問題可大了,莫文驊趕忙彙報:“我們早已向部隊傳達和學習了,還專門組織了學習班,至於學習效果如何,待後還有檢查。”毛澤東又說:“你們做的工作為什麼自己不彙報?”莫文驊一聽這話便知原委。他問毛主席是誰報告的,毛澤東說是高崗。莫文驊即罵了一句:“高崗,這個壞蛋!”隨後講起他和別人對高崗的看法及軍政方麵發生的一些問題。毛澤東“哦”了一聲,靜靜地聽著,沒有說話。過了一陣,突然問道:“你在什麼地方工作啊?”毛澤東說得很緩慢,聲音拖得很長。莫文驊奇怪,難道主席真的不知我在哪工作?隻好莫名其妙地回答:“我在留守兵團呀!”“留守兵團在什麼地方呀?”毛澤東說的話音還是很慢很長。莫文驊更奇怪了:“在陝甘寧邊區呀!”“在陝甘寧邊區。”毛澤東點點頭,自言自語地重複了一句,態度嚴肅起來:“對呀,部隊駐在邊區,你們就要和高崗搞好關係,你要知道,中央的政策,高崗不點頭,在邊區也行不通。”莫文驊不服氣:“這是要挾中央!”他走時,毛澤東送出門口,拍著他的肩膀問:“你多大年齡了?”“30歲。”“你還年輕啊,過些年就好了。”(見莫文驊:《永不磨滅的懷念》)那一次,毛澤東對高崗的做法沒加指責。

但這一次,高崗、饒漱石坐不住了,情知不妙。

兩天之後,毛澤東避開了他的政治局委員們,隻是請來他身邊所有的衛士,在澄懷堂乒乓球室,權作餐廳,一起吃了一頓湯麵,共同度過了他的60大壽。

戎子和到中南海開會,見到毛澤東吃完飯後獨自一人靠坐在房前廊道的沙發上休息。戎子和建國後就當財政部副部長,1952年他到中南海開會,會後,都在懷仁堂後麵的食堂吃飯。當時許多人都覺得毛澤東很威嚴,不太敢坐近。戎子和是初生牛犢,什麼也不考慮,就坐到毛澤東身邊。毛澤東見他坐過來,開起玩笑:“子和,我們今天吃的飯可全是靠你征收來的。”戎子和年輕,腦子轉得也快,隨即回答說:“我們還不是執行主席財經方針和征收政策嗎?所以,說到底還是吃主席的飯嘛!”毛澤東也笑了,對戎子和也熟悉起來。這次,他見戎子和走過來,便招呼說:“戎子和,這次財政部對你的批評你感到怎麼樣?”

戎子和搖搖頭:“夠嗆。”其實製定新稅製時,戎子和沒有直接參與,隻是在最後定稿時才看到送來的草案。但他當時是財政部代部長,黨組書記,負有領導責任。財經會議後,他受了處分,但仍保留副部長職務。他確實有些想不通,也不免有些思想包袱。鄧小平擔任財政部長後,鼓勵他放下包袱,不要消極。

毛澤東情緒挺好,半開玩笑地說:“夠嗆?我看還不夠呢!”

戎子和走到毛澤東身邊,握了握手。毛澤東又說道:“你不要怕批評,隻有好好地接受批評,以後才能做好工作。”毛澤東平靜的一句話,在委屈的戎子和心裏泛起漣漪。他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他怕主席看見,急忙扭過臉去……(參見戎子和:《懷念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