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崗並不怎麼理會毛澤東的話,目光仍盯著薄一波,那氣勢是非要置他於死地不可:“主席,薄一波的錯誤性質和我們東北不一樣……”

毛澤東頃刻間變了臉,目光十分嚴厲:“你不要為自己辯解!”

高崗這才住了口,回頭看看自己的位子,不情願地坐下來。後來薄一波回想起毛澤東當時說的話,覺得他對高、饒在財經會議上的表演,可能已有某些察覺了。

當天晚上,周恩來的總結報告稿送到了毛澤東的案上。入夜,毛澤東燃起一支煙,喝下一杯茶,開始在總結稿上修改。他把凡是說薄一波犯了“帶路線性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地方都刪掉了“帶路線性”四個字,並注明:所有這些錯誤,還未構成一個係統,所以還不應該說成是路線錯誤。

在報告中講到薄一波犯錯誤的地方,毛澤東又加了許多話:應該指出,薄一波同誌過去對敵鬥爭是勇敢的,在各個時期中,當他正確地執行黨的路線的時候,他的工作是有相當成績的。現在的問題是,薄一波同誌能不能虛心接受各同誌的正確批評而堅決改正自己的錯誤。我們希望他虛心接受同誌們的正確批評、堅決改正錯誤,以便在黨的領導下繼續做有益於黨和人民的工作。當後來薄一波看到這些修改時,心潮湧動。(詳見薄一波:《若幹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8月11日晚,在懷仁堂,由陳雲主持,周恩來拿著毛澤東修改過的總結報告,向與會人員講了話。

會議結束的前一天,即8月12日,毛澤東來到了懷仁堂,他向出席、列席會議的全體人員作了一次重要講話。當他談到資產階級用“精神的糖衣炮彈打中了一個靶子———薄一波,還有吳波等人”時,毛澤東話鋒一轉,在大庭廣眾中做起了自我批評:

“在批判薄一波的錯誤中間,周、陳都說要負責任,我說我也要負責任,各有各的賬。我的錯誤在於:(1)抓得少,抓得遲,這是第一條,也是主要的一條。過去忙於土改、抗美援朝,‘三反’後應抓財經,抓了一些,但沒有鑽。我對財經工作生疏,是吃老資格的飯,過去一憑老資格,二憑過去的革命工作較豐富的經驗,現在是建設時期,缺乏知識,未鑽進去,要亡羊補牢。(2)統的死了,我也有份。我說過要統收統支,對統收我抓了,統支我沒有抓緊,不注意。

這一次會議提醒了我,要統一集中,但分級管理也是很必要的。(3)預算問題。

去年11月搞起,經過1月財經會議,中央也討論了。預算中16萬億是虛假數字,我現在才知道。利潤打的太多,支出的太多了。我雖然說了‘三道防線’———增產、節約、發行,但錯誤是報紙上公布得早了,應該慢慢來(蘇聯今年預算現在才公布),我也有急躁冒進。(4)查田定產,我支持過。到武漢、南京後,聽到對此問題有反映,我說做個五年計劃吧。回到北京,鄧子恢同誌看我口氣鬆了,說查田定產否定了土改成果,根本行不通。我說,聽你的吧。(5)掃盲,我開始是支持過,後來不行了,接受大家的意見,修改了原來的意見。

(6)失業人員登記,是我的意見,失業的160萬人,加上半失業的人數很多。原因是我接到800封信都是這個問題,勞動部當時又說這樣做沒有問題,有些失業救濟經費還花不出去。我讓恩來同誌召集了會議,宣布了勞動就業辦法,給地方上增加了麻煩。但也給失業者些希望。……我是中央主席,都有我的份。這些錯誤,中央政治局正在逐步的糾正中。”

本來,薄一波對領袖們的“誤會”,心中多少還有些怨氣,此時身為中央主席的毛澤東都做了自我批評,自己還能說什麼?

周恩來對毛澤東發自內心的自我解剖,也覺寬慰了許多。也許後來一段時間,他敢於反冒進,與此時的感受不無關係……又過了兩天。

薄一波找陳雲談話,表示了自己的三點意見:一是承認工作中確實有錯誤;二是請求撤銷中財委副主任和財政部長的職務;三是請中央考慮他的工作問題,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都服從中央的決定。他請陳雲把這個意思報告周總理,轉報毛主席和黨中央。

三天以後,中央政治局就做出決定,由鄧小平兼任中財委第一副主任,由薄一波協助鄧小平領導鐵道部、交通部、郵電部的工作。當時薄一波仍兼任編製委員會主任、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任、公安部勞改委員會主任職務。他覺得,工作性質已有了變化,不適合再擔任這些職務,遂請求全部予以免除。

敏感的毛澤東感覺到薄一波心裏有氣,於8月22日找他談話。在此之前,他想離開中央到下麵去工作。他曾把這個想法報告過陳雲、鄧小平,也報告過周恩來、劉少奇。他們都異口同聲說:你直接去同毛主席談。看來,除了毛澤東,誰也難以給薄一波安排工作。現在,他就坐在毛澤東的客廳裏,幾句話一說,薄一波頓時心情開朗。聽得出,毛澤東對薄一波的誤會尚無諒解之意,但語氣親切溫和:

“這次會議,原意是要引導大家討論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但是沒有完全按照我的意圖進行。”毛澤東喝著茶,也勸薄一波喝一點,“一波同誌,你這個人是努力做工作的,但近半年來工作上出了問題,你是有責任的。這次大家對你批評這麼多,你一定不滿意,心想為什麼把問題都推到我身上?不要不滿意!好好想想,就可以想通的。聽說你要求下去,想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