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周恩來出席亞非會議(3)(3 / 3)

雖然哥特拉瓦拉同周恩來握了手,但問題尚未解決。周恩來有難處,他不能放棄對蘇聯共產黨國家的聲援,而一些親西方的代表團將不會放棄今天周恩來答辯講話所提供的好時機來譴責東方集團,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會議就難免成為“冷戰”的場所。

今天———4月22日星期五,周恩來簽完條約,急急趕回會場,上午9時宣布開會。

中國代表團的人員都來了。黃鎮坐在周恩來、陳毅後麵,離尼赫魯總理也不遠。朱霖坐在樓上旁聽席,身旁是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甘地夫人。許多國家的外交官,包括蘇聯大使、美國大使、荷蘭高級專員都來旁聽,下午3時,窗外突然襲來一場熱帶豪雨。雨如瓢潑,丈把長的棕櫚葉子被打得直往下掉,馬路旁的水溝一下子都灌滿了湍湍急流,窗戶上模糊一片。

直到下午4時45分,才輪到周恩來發言。這是大家等待的時刻,全體與會者都靜靜地聚精會神地聆聽這一發言。大家都意識到亞非會議的成敗取決於這個發言。會場鴉雀無聲。從這一刻起,黃鎮的心情也有些緊張。隨著周恩來登台的輕捷腳步,他幾乎屏住了呼吸。

周恩來首先聲明要把他的發言稿印發給大家,不再宣讀了。但是在聽了許多代表團團長的發言之後,他還願意補充說幾句話。

黃鎮也和記者們一樣,掏出了筆記本。

周恩來開始即席演講,並用他的手勢打動了來自亞非大陸29個代表團成員的心:“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頃刻間,黃鎮感到會上的氣氛陡然變了,連尼赫魯挺起的胸脯也鬆軟下去。

然後,周恩來說:“我們共產黨人從不諱言我們相信共產主義和認為社會主義製度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製度……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盡管我們之間存在著不同,但是我們仍有共同的基礎……”

水銀燈照著講台,幾十架照相機的鏡頭全對準了周恩來。雖然他講的是漢語,但英語翻譯浦壽昌譯得如此清楚流利,幾乎使與會者不覺得周恩來是講漢語。

哥特拉瓦拉事先的表態和周恩來的答辯講話,成功地消除了矛盾的種子。會議沒散,許多記者都趕忙跑出去搶發消息了。許多人等在門口,來與周恩來握手。尼赫魯揚揚手:“這是一篇很好的演說。”吳努點點頭:“你的講話對抨擊中國的人是一個很好的答複。”菲律賓外長羅慕洛握住周恩來的手說:“出色的演說,十分和解,表現了民主的精神。”

會議閉幕的時候,中國人顯得格外興奮。周恩來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榮譽。

黃鎮拍拍朱霖的肩膀,她一回頭,他就把一樣東西塞到她嘴裏。朱霖皺起眉頭:“哎呀,這是什麼,這麼臭!”

“你再嚼。”

朱霖細嚼慢咽,仔細品味這種叫不上名字的水果的滋味。吃到最後,才笑起來:“哎,還挺好吃。”

這是一種叫榴蓮的水果。它像胡桃,有一層很厚像肉似的皮,外麵包著一層帶刺的殼,但它比胡桃大得多,大約有10公分長。果子的裏麵是淡黃色的。新剝了皮的榴蓮會散發出一股惡臭,許多人吃不慣這種印尼美味。黃鎮覺得它很好吃,———隻要開始捏住鼻子不去聞就行了。

說笑一番,黃鎮低聲叮囑朱霖:“周總理要在會外積極進行工作,會見盡可能多的外國代表團。鄧大姐沒有來,所以隻要外國代表團有夫人的,你要參加,幫助總理招待客人。”

黃鎮解釋華僑選擇國籍的“三好政策”

周恩來宴請的日程表安排得滿滿的。有時設午宴,有時一晚上請兩次客,6點請了,11點再請一次,他要利用這次會議的機會廣泛結識亞非各國的領導人。

沙特阿拉伯的國王費薩爾、緬甸總理吳努、印度總理尼赫魯帶著他的女兒英迪拉·甘地夫人都請過了,接著要請泰國旺親王夫婦、菲律賓外長羅慕洛、埃及代總統納賽爾和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

“總理,今晚來賓名單請你看一看。”忙著籌劃具體宴請事宜的黃鎮將一張名單交給周恩來。

周恩來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那裏沉思。

“巴基斯坦財長請不請呢?”黃鎮講到這裏停住了。周恩來一直在屏息靜氣地聽他說話,身子動也不動,眼睛直率地望著他。黃鎮一向細心,他的顧慮是有原因的,巴基斯坦財長在會上對我們的態度不太友好。

“請。”周恩來聲調平和,“連他們總理一起請來,盛情以禮相待。非洲獨立的國家還很少,把來參加會議的黃金海岸(即加納)和埃塞俄比亞代表也請來。”

“我想對他們特別宴請,是否妥當?”

“可以,但不要搞得過分豐盛,講排場不符合我們亞非國家的情況,都做中國菜,要求做得質量好,味道好,夠吃,不浪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