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周恩來出席亞非會議(8)(2 / 3)

黃鎮急忙跑過去看,地溝裏已經湧出了半坑水。小夥子還不死心,往溝裏扔了幾顆稻種。稻種像死蟲子浮在水麵。小夥子又捋著袖子把稻種往水底下撳,一抬手,稻種又浮了上來。

“別費勁了,這溝裏能跑船了。”黃鎮穿上外衣,汗津津的背心頓時一陣涼。他重重地歎了口氣,拖著鐵鍬,看了一眼在水裏打轉的稻種,揮揮手:

“回吧。”

1958年冬天,新任駐印尼政務參讚的柳雨峰赴任前,聽一個部黨委委員說道:駐印尼使館在執行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政策上有偏差。對駐在國當權人物的團結、友好支援工作做得過分,使館設置大使官邸是鋪張浪費……柳雨峰早在1940年一二九師軍事研究班學習時就認識黃鎮,以後在參加師運動大會時又了解了黃鎮,知道他一貫作風穩健,怎麼會出現這麼多偏差呢?興許黃大使久居國外貪大求洋了?隨著開往廣州的火車的顛簸,他愈發疑惑起來。到了廣州,他要求有關部門安排他去一趟從化溫泉,向正在那裏療養的陳毅外長請教。

陳毅、張茜請柳雨峰和夫人王燕春入座,擺好茶。陳毅拿起茶杯沾了沾嘴唇,頓了頓便講了起來:

“黃鎮同誌正確執行了黨對民族主義國家的政策,他對駐在國朝野人士的工作做得很好,很出色,尤其是同蘇加諾總統的交往是成功的,促進了中國印尼兩國的團結友好工作。”

他的目光投向療養院的出口處,仿佛看到黃鎮的那片管轄之地:“一個駐外大使不做駐在國的上層工作,怎麼完成任務?他對形勢的估量是正確的,有遠見,有外交才能。我給你舉一個例子:印尼派船來我國接援助物資,國內怕台灣攔截。黃鎮電稱:根據當時印尼台灣關係,台灣不會攔截。事實果然如此,這說明黃鎮同誌估計是正確的。印尼人民經過長期鬥爭才擺脫了荷蘭殖民主義的統治,取得民族獨立,它又是亞非會議的東道國,對亞非會議有貢獻,應很好地做團結友好工作,支持他們鞏固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

“對大使官邸應該怎麼看呢?”柳雨峰問道。

陳毅微笑著,使勁動了動手指,說道:“使館設官邸是工作需要。亞非會議期間周總理和代表團活動頻繁,沒有活動場所怎麼開展工作?”陳毅沉默了一下,聲音突然大起來,“有些同誌看問題的方法是片麵的。”他有一種敏銳的直覺力,他不希望1958年“大躍進”和“大放衛星”的形勢牽涉對外政策。

“這些話我去使館是不是可以傳達呢?”柳雨峰問。

“可以傳達。”陳毅又補充說,“黃鎮是久經考驗的老同誌,有軍事鬥爭經驗,也有政治鬥爭經驗。我們中央是信任的,你們要好好在他領導下做好工作,搞好團結,向他學習。”

張茜切了一個西瓜,端上來。陳毅拿起一塊遞給柳雨峰,說道:“在北方可要守著火爐吃西瓜了。快吃,等一下飯好了,在這兒吃飯。”

柳雨峰精神振作,接過西瓜,笑了起來:“陳老總,聽了你的話,沒吃西瓜我心裏就清爽了。”

陳毅卻斂起笑容:“印尼近來局勢不好,你走馬上任要格外當心!”

1959年,印尼少數政界人士掀起一股排斥華僑的浪潮,到處在關押驅趕華人,封閉華人商店,一時烏雲彌漫,中國印尼關係受到嚴重威脅。大使館處於緊急狀態,黃鎮日夜焦慮不安。他知道,印尼華僑的先輩,不少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荷蘭殖民當局開發東印度群島時從中國招募的勞工。這些炎黃子孫背井離鄉,和當地居民一起流血流汗,靠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逐步站穩了腳跟,成為印尼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力量,在反對荷蘭殖民統治和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鬥爭中,華僑也總是站在前列。但他們對祖國和祖先仍然是一往情深。他曾和朱霖到他們家去做客,一進門看到的就是一個祖宗牌位,放在中國式的供桌上,桌上還放著錫器或銅器的香爐、蠟燭台,桌前係著中國式的桌圍。有些僑生已不認識中國字,隻會說印尼話,但仍保留著中國姓名,還會用中文書寫。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們歡欣鼓舞,不少僑領把子女送回國學習和工作。在動蕩時刻,許多華僑在暗地裏保護使館人員的安全。舉辦大型招待會,僑領的太太們和華僑學生都趕來幫忙。最近被封閉的一些華僑小商店,大多是在村鎮的一些小雜貨鋪、夫妻店。當地的窮苦人買不起一塊肥皂,就切開賣半塊;買油鹽手頭一時沒錢,可以賒賬;半夜敲門也照樣能買東西。所以當地老百姓都不同意把他們趕走。這幾天,使館人員已全部投入反對排華的鬥爭,一方麵找印尼政府和友好人士交涉,一方麵向華僑進行工作,以免事態擴大。晚上大家回館後,總是在一起交流情況,及時研究對策。黃鎮一再提醒大家,鬥爭中要注意有理、有利、有節。印尼終歸還是一個友好國家,破壞中印尼友好的隻是極少數,鬥爭是為了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