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整理好戰利品,小華左右手各戴著一隻手表,斜背著短槍,長槍拴在馬背上。
“這兩個家夥怎麼辦?”
“不管了,他們想幹啥,就讓他們幹啥去。”張大華上馬。
小華一縱身,穩穩當當坐在張大華的身後。然後,轉頭喊著:“兩個壞蛋聽著,今天,我大哥饒了你們,今後你們不要再害老百姓。”
“好了!咱們走吧!”張大華把馬鞭一揚,大棗紅馬兒帶著張大華和小華向著革命根據地奔馳而去。
太陽偏西了,張大華和小華到了第三個交通站。
“楊大爺,這是咱們南京的小猴精、小英雄,我的好兄弟--張小華。”張大華激動地向楊大爺介紹著,“第一次來解放區、革命部隊,就立了功,還救了我的命。你得想辦法犒勞犒勞他。”
“大哥,看你說的,說得人家怪不好意思的。”小華從來沒有經曆過革命部隊中的表揚和批評,聽起來怪中聽,就是有點不習慣。
“這條長槍和這些錢,都留給你。”張大華對楊大爺說,“這都是小華今天繳獲的戰利品。”
“真是好樣的。”楊大爺拍著小華圓圓的臉蛋。
楊大爺特意為小華燉了一隻雞,表示慰勞:“好小子,今天特別給你燉了一隻雞。這可比我們縣長的待遇還高。”
“謝謝大爺!謝謝大爺!”小華機靈會說話,“大爺!咱們一塊兒吃。”
“大爺去給你拿象牙筷子。”楊大爺在牆邊的高粱稈上,折了一把上端的細高粱稈,“你看好不好?又好看,又好用,又衛生,又節約。”
“這玩意兒,我真還沒有見過。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他試著夾了一口菜,“真不賴。”
小華對解放區的事都感到新鮮。楊大爺隻用一塊鐵板就烙出了烙餅。兩翻一張,兩翻一張,他還沒有看清楚,就烙了一大疊。現在,又用高粱稈做筷子。真是什麼事兒都新鮮。
“大爺,我大哥的槍法真準,一槍就打到了那個壞蛋的腦門上。”小華一直羨慕著張大華的槍法。
“那些壞蛋太壞了,把他們的腦袋一個一個砍下來喂狗,都解不了老百姓心中的恨,把他們燒成灰,都化不了老百姓心中的仇。”楊大爺咬牙切齒地發泄著仇恨。
小華不知道在楊大爺身上發生了什麼事,看他這樣不免有點害怕。
“小華,你還小,許多事情還不懂。以後在學習中,會慢慢懂得的。”張大華一麵吃著飯,一麵像談閑話一樣說著,“敵人是殘酷的,戰爭是殘酷的。敵人對我們更是殘酷的,革命也不能不殘酷。所以,在革命戰爭中,我們對敵人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憐憫。否則,我們就會變成敵人的槍下鬼。革命就會失敗,人民群眾更會受苦受難……”張大華還想要說什麼,看了看楊大爺還是閉上了嘴。
“大爺!我來洗碗。你做飯辛苦了,休息休息。”
“真是個好小子,有眼色,真勤快,看來是勞動人民出身,不像是地主少爺。”
“他是個可憐的流浪兒,父母都是烈士。”
“真是個可憐的孩子。”楊大爺又為小華難過起來。他幫著小孩一起洗起鍋碗來。
張大華幫楊大爺挑滿了缸裏的水,就告別楊大爺出發了。
張大華帶著小華,騎在高大的棗紅洋馬上,悠然自在地向軍區走去。
“小華,我教你唱軍歌。”張大華放開嗓子唱了起來,小華也跟著高唱。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背負著人民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
他們一遍一遍唱著,嘹亮的歌聲,隨著馬蹄整齊的節拍,在廣闊無邊的豫東大平原上回蕩,傳向無際的遠方。
…………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祖國的原野,
向全國的解放。3
晚上,軍區剛剛轉移到大柳,張大華帶著小華就到了。
事情就這麼巧,胡主任帶著五十六名少年,也來到了軍區。這時正和軍區司令員鄭立群、政治委員惠一然商談如何安排他們的問題。
他們都是十三四歲的少年,是老紅軍、老八路、老烈士的子弟。戰爭環境中,他們的父母南征北戰無法帶養他們,就把他們寄養在群眾家裏,十幾年過去了,他們長大了,被送回部隊。他們還沒有能力自力更生,也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前委研究,讓胡主任把他們送到地方上,由地方部隊來安置。
“我們這裏也存在這個問題,還顧不上研究哩。”惠政委懷著內疚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