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尋找劉誌丹(2)(1 / 1)

1932年6月。一天下午在富平縣立第一高小院子裏。19歲的習仲勳,坐在一座教室的房下石台階上,仰望天空,神情癡呆。腦海不斷出現渭華暴動後,隊伍被敵人打散,一個個革命者被敵人槍斃。他們高喊著:“中國共產黨萬歲!”

兩當兵變的過程又在他的眼前一幕幕出現……使他常常陷入自責之中。正當他沉浸在回憶之中的時候,一個頭戴禮帽、身穿長袍的中年人迎麵走來,他叫程建文。

“仲勳,你好大的膽子!外麵街道上貼著告示要抓你呢,你卻躲在這兒觀望天象哩!”程建文走近習仲勳。

習仲勳被嚇了一跳,猛抬頭見是程建文,忙站起來拉著程建文的手說:“程建文,怎麼是你呀。我整天打聽省委的負責人,原來你在這裏。”

程建文說:“街上告示說,誰要是抓住參加兩當兵變的習仲勳,賞大洋一千……”

習仲勳說:“別提兩當兵變了。兵變是勝利了,就是北進時和陝甘邊遊擊隊沒接上頭,在北進中被敵人打散了。這下好了,我終於見到省委的人了,你說我今後該怎麼辦?”

“那麼你的意思是--”程建文問。

“我希望盡快回到蘇區陝甘邊根據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現在躲來躲去也不是辦法。”

“我同意你的想法。我建議你盡快去渭北,那裏有劉誌丹、謝子長領導的陝甘遊擊隊在活動。我現在要去三原縣武字區,咱們正好一路同行。”

習仲勳說:“好極了,我們想到一塊了,說走就走。”

“不行,現在天氣尚早,等日頭快落山時,咱們再化裝出城。”

傍晚,一輪紅日掛在西山頭。習仲勳和程建文每人戴了一頂大草帽,悄悄出了富平城,行走在田間小路上。路邊麥子金黃,金波蕩漾。

橋山支脈爺台山,重巒疊嶂,山回路轉。山路上走著習仲勳。山風徐徐,樹影婆娑,山花爛漫,幽香撲鼻。習仲勳一個人唱起秦腔劇《斬單童》來。唱了幾句後聽見鳥叫,便拾起一塊石頭,向鳥叫的樹枝上拋去。鳥兒飛了。石頭落地時不偏不倚打在一個推地軲轆車的農夫身上。

“這是誰作的孽?要砸死我呀!”農夫放下車,東張西望,一隻手捂著砸傷的頭。

習仲勳嚇了一跳,忙跑過去道歉:“實在對不起,實在對不起!我沒看見前麵有人。”

農夫說:“沒看見也就算了,誰不做錯事。”

“傷著了沒有?”習仲勳上前一看,驚叫:“哎喲,怎麼是你周老伯?咱們是一個村子的人!”

“你是仲勳?”周老伯問。

“老伯,你要到哪裏去?”

“我去山裏看侄子冬子。民國十八年年饉,我那大哥和冬子父子倆逃到照金山裏躲荒,再也沒回來。我想他們呀!順便給他們帶些麥子和鹽。他們山裏淨吃些玉米和糜子呀!”

“到山裏定居也好,這年月兵荒馬亂的。老伯,你聽沒聽說北麵山裏鬧紅的事?”

“聽說了,聽說了。聽說有個人叫劉誌丹,拉起了一杆子隊伍,自稱紅軍,一會兒在東,一會兒在西,攪得西安省裏人坐臥不安,省裏正出下告示賞一千大洋捉拿他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