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李德雄心建功業 博古激情少得誌 (1 / 3)

紅軍的命運和蘇區的命運是何時操縱在李德這個外國人手裏的?

李德的起初姓名叫奧托?布勞恩,德語是他的母語。隱退後一直住在東柏林,1974年秋天去世。李德這個名字是他受國際共產組織的派遣到中國後才起的。

李德在中國期間,使用過很多名字,奧托?布勞恩這是在護照上的名字,還有卡爾?瓦格爾,華夫是他在《紅軍報》發表文章時的名字,還有許多化名。李德是他常用的中國名字,意思是一個姓李的德國人。

李德於1900年9月18日生於德國慕尼黑郊區的伊斯瑪寧,他的父親是個會計,母親是個教師。他的父親去世很早,當時李德才6歲,便被送進一所天主教孤兒院,在那裏接受了初等教育。他很勤奮,學習期間成績一直不錯,而且還獲得了獎學金。到1913年的時候,慕尼黑的一所師範學院破格錄取了他。1918年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他應征服兵役,上了奧地利和意大利前線,那時,他還是個列兵,一直在戰鬥的最前線。血與火使他很快成熟起來,同時也使他變得自負起來。一戰結束後,他返回了慕尼黑,同年他獲得了師範學院的畢業證書。

李德在上學期間,就開始了他的革命活動,1917年他加入了社會民主青年反對派,1919年4月,他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這是德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前身,不久又被選入自由社會主義青年團慕尼黑委員會,並負責中等學校學生組織工作。

19歲那年,他參加了保衛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的戰鬥,29天街壘戰中,他手持毛瑟槍,指揮工人弟兄們同反革命的武裝士兵浴血奮戰,奧、意前線的戰鬥經驗,使他在街壘戰中,表現得異常出色。

巴伐利亞保衛戰失敗後,他被捕入獄,在獄中被關了整整三個月,後因為一次偶然的事件又誤放了他。1919年秋,他逃亡到了漢堡,1920年到1921年他加入了漢堡黨組織,到了1921年初,他在德共中央軍政情報處工作。在兩年中,他讀了大量各種有關軍事論著,同時也熟讀了《拿破侖》、《蘇沃洛夫》、《凱撒》等人的傳記,他對東方軍事家的傳記卻不屑一讀。因此,有關東方的曆史,包括風土人情他近似到無知的程度。他到中國來後,一不懂中國曆史,更不了解中國農民,這就使他的指揮走向失敗的結局,這種結局,在今天人們看來便不足為奇了。

1921年底的時候,他又一次被捕入獄,落到了反對者手裏,這次沒有人放他,而是他自己聯合起了獄中的關押者,一起越獄,最後獲得了成功。1924年初的時候,他調到了中央委員會做情報工作,從事反對奸細和法西斯組織的特別工作。

1924年,他結識了女青年奧爾加?貝納裏奧,並吸收她參加了黨的工作。他們結成了夫妻。然而,因為特殊的身份和工作,他們的愛總是短暫的,1926年秋,夫妻倆雙雙被捕,投入了莫阿比特監獄。三個月後,奧爾加獲釋,而奧托?布勞恩卻一直監禁到1928年春。獄中的生活,使他學會了俄文和英文。1928年4月,在戰友以及妻子奧爾加的幫助下,又一次越獄潛逃成功。越獄後他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後來德國共產黨秘密地把他送到了蘇聯。

那時的蘇聯,十月革命已經勝利,共產主義的地位在全世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全世界共產主義者向往的天堂。那時,李德在蘇聯係統地研究了布爾什維克的革命經驗和軍事科學,同時也受到正規的訓練。

到了30年代初,國際工人階級和共產主義運動的注意力漸漸轉向了中國,那時,各國的共產主義者,還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從事這麼偉大的群眾武裝運動,共產國際組織也在支持中國革命共產運動。

1932年,共產國際招待委員會派李德來到了中國,共產國際組織選派他來到中國,完全是因為李德不同尋常的經曆。共產國際希望中國革命成為俄國革命的重演,城市起義是十月革命勝利的基礎。李德於1932年春抵達哈爾濱,隨後乘火車去了大連,又轉乘輪船抵達上海,秋天的時候,住進了老式的阿斯特旅館。大約一個月以後,他又搬進了一套美式公寓住所。那時,他一句中國話也不會講,由於對中國曆史的不了解,對當時的中國革命的處境,看到的也僅是表麵現象,但他的熱情卻是高漲的。他要在中國這張白紙上,塗滿他理想的未來。通過他的努力,共產國際組織通過柏林銀行給當時上海的紅救會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和儀器。

李德一到中國,就很快體現出了他這個日耳曼人的工作作風,嚴謹,勤奮。他拿著史沫特萊的介紹信去了一趟北平,靠史沫特萊的引見,他又認識了埃德加?斯諾和海倫?斯諾。斯諾夫婦當時在燕京大學任教,他們夫婦當時並不怎麼信任這位自負的德國人,而李德同時也不信任他們。

李德到中國時,上海的共產黨地下組織在蔣介石的秘密打擊下已土崩瓦解,許多共產黨員被槍殺。白色恐怖使共產黨在當時的中國幾乎無安身之處,隻有贛南的朱、毛中央蘇區正處在一派興盛之中。上海黨的領導在1933年初就從上海轉移到了江西瑞金。李德是後來才到達瑞金的,在上海期間他等來了國際組織派來的又一名高級顧問曼弗裏德?斯特恩,他的俄國別名叫弗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