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_________________02-26(1 / 2)

卡爾·威特.天才就是對事物懷有強烈興趣和滿腔熱情的人。

卡爾·威特是德國洛赫村的牧師,對教育富有獨特的見解。

他認為孩子的教育必須從小就開始,並用自己的兒子小卡爾·威特做教育實驗,使之成為傳奇般的“天才”。

卡爾·威特於1818年寫成《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該書是世界上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他的教育理念被後人譽為早期教育的楷模。

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最終成為天才還是庸才,不取決於天賦的大小,關鍵決定於他或她從生下來到五六歲時的教育

卡爾·威特是一個鄉村牧師,但是在教育方麵有著非常獨特的教育理論。

他提出:孩子的教育必須從胎兒時期就應該開始。他確信,隻要堅持這樣去做,普通的孩子都能成為天才。而且他總是公開宣稱:一旦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進行這種教育實驗。但是,在當時,他的觀點遭到許多人的反對。

在他看來,別說那些生下來就具備非凡天賦的孩子,即便具備一般天賦的孩子,隻要教育得法,也能成為天才。

不久,威特夫婦有了一個孩子,但沒有幾天就夭折了。之後,他們又有了第二個孩子,也叫卡爾·威特,但小威特卻是一個很不稱心的嬰兒。鄰居們在心底都認為小威特是個白癡,而且在背地裏還為這孩子的未來和威特父母的境遇而憂愁。可憐天下父母心,威特並沒有失望,而是踏踏實實地實行著自己的計劃。

自從小威特出世後,周圍的人們從此就多了一件討論的事,就是看威特如何教育兒子。他們以一種懷疑的眼光注視著小威特的成長過程。

適當的早期教育可使兒童的能力發展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在卡爾·威特的教育下,這個原本讓大家認為是“傻”孩子的小威特轟動了鄰裏。

小威特四五歲時,他在各方麵的能力已大大超過了同年齡的孩子,成為“本地教育史上的驚人事件”。

這都是歸功於老威特對兒子實施了全麵化的教育的結果。威特的成長非常健康,學業也進步神速,他7歲半時就已遠近馳名。在他出名以後,來自德國各行各業的精英都從四麵八方趕來驗證從白癡到天才的曆程,結果沒有一個人不是心悅誠服地回去的,這使他的名氣越來越大。

小威特7歲的時候,當地某學校的一個叫做台爾瓊斯·蘭特福克的教師,為了激勵自己學校的學生,便要求威特先生允許他在學生麵前考考小威特。老威特起初怕由此引起兒子的驕傲情緒,頗為躊躇,但最終還是答應了。不過和往常一樣,威特父親也提出了一個條件:由於威特還是個孩子,關於考試一事事先不要讓他知道,同時還要提前跟學生們打招呼,千萬不要對他說一些表揚和讚美的話。

蘭特福克應允後,就正式去邀請威特的父親參觀自己的學校和學生,並希望提出批評和建議。到了學校,蘭特福克把他們帶進教室,讓他們坐到後麵。課堂講的是希臘語《波魯塔克》,這可是一堂讓學生們感到頭痛的課。蘭特福克請小威特講講有關問題,結果小威特很輕鬆地就把學生們不明白的地方全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