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至元十八年(1281)閏七月十二日,日本海中隱岐諸島。特麼對於151+看書網我隻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
在日本的行政區劃中,這幾個小島有著另一個統一的名稱——隱岐國。然而此時,在由其中的西之島、中之島和知夫裏島這三座小島所圍成的一片水域裏正潛藏著驚天的大秘密。
在一個臨時支起的大帳裏,一位身材魁偉的中年男人正等待著一個讓他翹首企盼了好多天的消息。時年四十五歲的他在二十九歲那年從遙遠的中亞來到中原,跟隨忽必烈大汗南征北戰,在三十七歲那年就當上了征討南宋的總帥,並且在步入不惑之年的時候給自己送上了一份隆重的生日禮物——拿下了南宋都城臨安。
他就是伯顏,中書右丞相,遠征日本的元軍總指揮,大元帝國最優秀的統帥。
數月前,剛從江南前線返回大都不久的伯顏接到了忽必烈的命令——隨皇太子真金鎮守漠北。然而,伯顏出城之後並沒有前往漠北。這倒不是他有意抗旨不遵,而是因為在出發之前,忽必烈親自召見了他,並告訴他,此行的目的地並非漠北,那隻不過是掩人耳目,他真正要去的地方叫做高麗,確切地說是一個叫做合浦的地方。在那裏,他將再一次肩負起大汗交付的重任。
僅在數日之前,伯顏統率的艦隊從天而降一般突然出現在這個主要由四個小島所組成的地方,島上的日本人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成了元軍的俘虜。
“報——東路軍忻都元帥的人終於到了,他說他們已經按照預定計劃撤回了對馬島。又報,倭將宇都宮貞綱已率近畿各地敵軍前往九州,總兵力約步騎六萬餘!”一名小校衝進帳篷,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伯顏一下子從座位上彈了起來,多少天等待的焦躁、不安在瞬間獲得了釋放。
至少到目前為止,一切事態都在按照預定的作戰計劃發展——東路軍大張旗鼓襲擊了日本北九州沿海的鬆浦、博多和本州西部的周防、長門等地,完全吸引住了九州地區和中國地區全部敵軍的注意力,近畿地區的敵軍主力也在敵將宇都宮貞綱的率領之下開赴九州,增強防禦力量,以求打破前線所形成的僵局。
忻都的東路軍似乎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接下來,該輪到我的北路軍登台表演了!
戰機稍縱即逝,全軍滿帆突進,駛向東南!
兩天之後,當伯顏率領的北路元軍艦隊出現在若狹國敦賀港外的時候,岸上的日本人目瞪口呆——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龐大的艦隊,做夢也想不到離九州前線如此遙遠的若狹竟然會突然之間冒出元軍的艦隊。當他們反應過來準備組織抵抗的時候才發現,幾乎所有的精銳部隊都跟著宇都宮貞綱到了九州,去痛打東路元軍那條“落水狗”了,留下來的老弱病殘顯然連送死的資格都不夠。於是,人們四散奔逃。
登陸以後的元軍,沒有絲毫停留,順著若狹街道向南直插。這條道路又被叫做鯖街道,是日本海捕撈起來的新鮮鯖魚進貢京都朝廷的快速通道,並因此知名。而這一次,沿著這條路奔向京都的並不是鮮美可口的鯖魚,而是殺氣騰騰的元軍。
雖然經過了數天的海上顛簸,元軍已經人困馬乏到了極點,但大家心裏都很清楚,孤軍深入,跨海遠征,這都是兵家大忌,眼下要想活命,就必須得兵貴神速。如果沒有在敵軍反應過來調兵遣將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和反撲之前直插敵軍的心髒,那他們的命運將不堪設想。這是一步險棋,對付日本顯然不能用當年對付南宋的那一套打法,隔著大海呢,元軍耗不起。
當元軍沿著琵琶湖西岸一口氣衝到京都大門口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喜地發現,作為日本首都的京都竟然沒有城牆!是的,人家日本貴族居住的都市都是不興修城牆的。有城牆的在這裏叫城堡,是窮武士的窩點,多半修在山上。
更讓元軍驚喜的還在後麵。由於事發突然,日本的朝廷甚至沒有來得及遷都,除了早已退位的後深草天皇正在熊野祭祀神靈不在京都外,後宇多天皇和主要公卿大臣在內的貴族們都被包了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