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誌賀島和海中道的激戰之外,兩軍在誌賀島附近水域也發生了激烈戰鬥。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151+看書網當然,麵對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處於絕對優勢的元朝水軍,還算有點自知之明的日本水軍隻得采取乘小船夜間偷襲的遊擊戰術。
遊擊戰術可以說是在戰爭中處於劣勢的一方不得不采取的一種作戰方式。我們小時候通過抗戰電影而熟知的地雷戰、地道戰、破襲戰就是典型的遊擊戰,其特點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敵方尚未察覺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其後腦勺拍一塊板磚然後扭頭狂奔。現在基地組織對駐紮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軍所采取的行動也具有遊擊戰的特點。
就在六月六日東路元軍剛進泊誌賀島海域的當天夜裏,小股日軍就在夜色的掩護下對元軍艦隊發動了突襲。
與誌賀島一水之隔的肥前唐津禦家人草野次郎經永首開戰績。他帶領麾下郎黨數人分乘兩隻小船,繞過絲島半島,借著暗夜悄悄接近了一艘停泊在最外圍的元軍艦船。神不知鬼不覺地爬上了這艘倒黴的元船,一陣呐喊之後,船上二十一名元軍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便倒在了甲板之上。草野經永等人這才從容不迫地放火燒船而還。
當草野等人提著血淋淋的元軍首級毫發無損地回到日軍陣營的時候,日本守軍一下炸開了鍋。一戰成名,對每一個懷揣建功立業之心來到九州前線參加這場豪賭的日本武士來說都是極大的誘惑。一時間,草野等人成了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們的事跡添油加醋地在日軍中流傳開來,日本人彼此見麵互相打招呼的時候說的都是“今晚你去不去?”——無數人已經按捺不住躁動不已的心,一邊霍霍地磨著刀,一邊期盼著天黑。
然而,草野等人輕易成功的先例並不見得就可以被隨意複製——因為他們在興奮過頭的同時已經完全低估了元軍的應變能力。
七日夜裏,興奮不已的一股股日軍趁著黑夜紛紛爬上小船朝著元軍駐泊地點劃去。可當他們劃到元軍艦隊外圍的時候,才發現似乎和想象中的情形不太一樣——元軍艦船並沒有傻乎乎地等著他們爬上去砍人。
元軍艦船上燈火通明,大型艦隻全部用鐵鎖串聯了起來,構成了一座海上堡壘。無數巡哨小船在艦隊外圍穿梭巡邏,護衛著這座海上堡壘。當日軍船隻進入元軍艦船的攻擊範圍之後,大船上的石弩便朝日軍船隻拋射出一枚枚巨大的石彈。凡是被石彈擊中的日軍船隻,無一例外地統統沉沒。然後巡哨小船一擁而上,用長矛將落水的日軍一一戳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很多想要重演草野等人傳奇故事的人要麼淹死,要麼被石炮砸死,要麼被長矛戳死以後,甚至於日軍的戰場指揮官意識到傷亡太大且徒勞無益因而下令停止夜襲行動之後,仍有不少亡命之徒為了謀取恩賞而冒死進攻,比如伊予國禦家人河野通有。
伊予河野氏本是瀨戶內海上最為強大的水軍家族,在協助源賴朝擊敗平家勢力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無奈在皇室反抗幕府的“承久之亂”中沒看清形勢,站錯了隊,加入到了反對幕府的後鳥羽上皇一方。院方的動亂被幕府平定之後,河野氏遭到幕府冷遇不說,連領地也被削減。當幕府發布動員令征召身為伊予河野氏家督的河野通有前往九州參加沿海地區守備的時候,他便意識到重振家門的機會來了。臨行之前,他前往供奉著河野氏曆代先祖的家廟,一口氣寫下了十張誓文,奉於神位之前,燒成灰和水吞下,每一張誓文上麵都寫著:“若十年之中蒙古襲來,則必渡向異國與之決戰!”不想數年之內,誓文應驗,元軍果然“如約”而來。
草野經永的傳奇事跡在整個博多灣沿岸的日軍陣營中流傳,也傳到了河野通有的耳朵裏。機會來了,七日的後半夜,準確地說應該是八日的淩晨,河野通有毫不理會所謂停止夜襲的命令,帶著十幾個手下鑽上兩隻小船便下了海,朝元軍艦隊直衝而去。此時的元軍艦船警惕性已經很高,發現動靜之後,便朝他們射來弩炮和弓箭。眨眼之間,河野通有的五名郎黨已經血肉模糊地橫屍船頭,連河野通有本人也因弩炮炮石從右肩擦過,造成重傷,無法拉弓射箭不說,甚至連右手握刀也不能奢望了。在付出這一沉重代價之後,河野通有的兩隻小船終於靠近了一艘元軍艦船,無奈元船船舷比他的小船高出許多,根本無法攀爬上去。情急之下,河野通有不知道哪裏來的一股蠻力,單手操作,左手奮起一刀砍斷了桅杆,把傾倒在敵艦船舷上的桅杆當做跳台,使得自己和麾下郎黨得以躍上敵艦。這一夥亡命徒上了船就不得了了,連“殘疾人”河野通有本人也左手持刀來回砍殺。在活捉了一名頭戴玉冠的高麗軍官之後,河野通有等人才心滿意足地放了一把火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