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愛湊熱鬧的竹崎季長,在永仁元年(1293),他花錢請來了一名畫師,將自己兩次參與對元作戰以及前往鐮倉“上訪”的經曆畫成了圖畫,並配上了文字解說。畫卷被分成兩卷,上卷以文永之役的戰鬥場麵和他在鐮倉的經曆為內容,下卷以弘安之役的戰鬥場麵為主要內容。畫成之後,竹崎季長將這兩卷繪卷送進了自己領地上的甲佐大明神神社,供奉於神前。這就是曆史上相當有名的《蒙古襲來繪詞》,也被稱為《竹崎季長繪詞》。這份寶貴的繪卷經曆了其後數百年的火災、水災與戰亂,奇跡般地得以幸存,使得我們在今天仍然能夠一窺當年的戰鬥場麵,也使得竹崎季長這個小人物能夠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們的故事裏。在繪卷完成的同一年,竹崎季長出家為僧,法號法喜。那一年,他已經是一位四十七歲的大叔了。他什麼時候死去的,沒有人知道,他在曆史資料裏麵有據可查的最後一次活動是在元亨四年(1324)的三月,在那條記載裏麵,他向海東神社捐獻銅錢162貫、米67石、田一町。而此時他已經是一個七十八歲高齡的垂垂老者了。
元朝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朱元璋麾下愛將徐達攻陷元朝首都大都,元廷北遁。這一年,在中國曆史上也被稱為洪武元年,不僅僅是年號的改變,更標誌著中國曆史上兩個王朝的更迭。逃到漠北的元廷仍然沿用大元國號,與初創的大明王朝對峙,史稱“北元”。在明朝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之下,自忽必烈開始一脈相承的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漸漸失去了對權力的控製,蒙古各部宣布獨立。建文四年(1402),北元順天皇帝坤帖木兒被蒙古吉爾吉斯部落首領鬼力赤殺死,大元國號最終消失。元朝共經曆一百九十六年,其中治理中原一百六十二年。
在元末明初之際,趁著中原戰亂,高麗在百年隱忍之後終於露出了鋒利的爪牙,積極推行北進政策,趕走元朝官吏,將其東北邊境迅速向北推進,擴大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國土。在高麗軍隊大舉北進的過程之中,一名叫李成桂的將領崛起了。公元1388年,貪得無厭的高麗國王王禑竟然還派遣李成桂率軍進攻明朝統治之下的遼東。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現要靠這支士氣不振、糧餉不濟的軍隊打敗新興的明朝不太現實。於是幹脆掉轉馬頭,發動兵變,廢黜了王禑。四年之後,李成桂自立為王,建立了朝鮮王國,前後延續四百七十四年的高麗王國滅亡。
雖然擊退了元朝大軍的兩次侵襲,但這兩場戰爭也掏空了本來就已經十分虛弱的鐮倉幕府。農民的逃散、武士的不滿,再加上一直以來蠢蠢欲動的皇室貴族的陽謀陰謀,幕府的統治已經危如累卵。近畿和西國各地的反北條勢力漸漸會聚成了令幕府頭痛不已的一股股力量,在全國各地向幕府發起了進攻。元弘三年(1333),足利高氏消滅了幕府用以鎮守京都的六波羅探提。與此同時,九州、四國的反幕府勢力也消滅了幕府方麵的九州探提和長門探提。半月之後,武士之都鐮倉也被上野豪族新田義貞攻陷,幕府執權北條高時及北條一族全體自殺,曆時一百四十九年的鐮倉幕府時代畫上了句號。
發評論,贏獎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