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春試開始(2 / 2)

趙明達一邊由兩個丫頭在自己頭上弄著,她一邊想著心事,感覺頭皮上一疼,這才驚醒過來。本想發火,可透過鏡子看見方國宇打著哈欠進來,於是又把火壓了下去。朝著兩個丫頭揮了揮手,自己伸手把剩下的兩個卡子摘了下來,一邊起身淨麵,一邊對方國宇說:“我今天要去國子監,你去把風兒和雨兒叫來!讓她倆給我梳頭!”

方國宇知道像趙明達這樣的大人物,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必須注意著裝發式,這是大事,所以趙明達剛說完,她便放下手中的活連忙出去找人了。

待趙明達穿戴收拾完畢,已經是寅時初刻了,眼瞅著時間都緊了,方國宇連忙催促外頭的侍衛備攆。

還好,替趙明達抬攆的人是紫靈宮侍衛裏拔尖的人,腳程當然是沒得說的,他們緊趕慢趕,到底是在寅時初刻剛完的時候到了拱捶殿。

見了皇帝先是聽皇帝訓話,訓完話就是趙明達領著兩個副主考表示忠心,接著皇帝又說了幾句勉勵的話,一通鬧騰也差不多到了寅末刻了,就在所有人都急得火燎的時候皇帝終於發話放人了。

趙明達始終將那兩封考題捏在袖子裏,本想著先跟皇帝通一下氣,後來看到皇帝老是沒話找話,便生了皇帝在拖延時間的想法。在她在看來,皇帝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不滿自己任主考,所以她一氣之下索性不跟皇帝提這事,幹脆到了考場上再臨時換考題。

按理說國試應該在貢院舉行,七年前蒙古兵入臨安後引了一場大火,將貢院給燒了,這幾年雖然民生得到了基本穩定,但還是國力有些不繼,所以前次與今次的國試都放在了國子監舉行。雖然地方是小了一點,但總的還是不錯的,至少錢少花了不少。

國子監座落在皇城北門外三十裏處的一個山凹裏,與著名的“風波亭”相距不遠,做為臨時的貢院經幾次修緝,已經煥然一新,趙明達從轎子裏出來,抬望一眼,滿天的星鬥,她整了整棉蕊披風,邁著穩沉的步伐邁向了龍門。

已經是四月中旬,天氣也算是暖和了起來,但這樣淩晨時分,仍然是寒氣襲人。趙明達抬頭望望這座所謂的“荊城”,心裏百般滋味,看著立崗侍衛手上的刀槍,她在想,今天她到底要不要讓自己“屠婦”的名聲刻在天下文人的心裏。

邁進龍門,繞過一個石橋,再穿過一個小亭子,就到了“議察廳”,趙明達雖然是第一次來到這裏,但是她知道這個地方是天下文人恥辱之地。因為凡是要來考的,不管是老的、少的、俊的、醜的,都要在這裏脫光了衣服經接受兵丁侍衛們的搜身檢查,以防考生們攜帶藏私。這條規矩立起以來,文人因不堪此辱而立誓終身不考的大有人在。

趙明達在“議察廳”轉了轉,回頭看了一眼劉品聲和楚行雲,這兩人,一個是自己的公公,一個是自己的老師,想著他倆曾經都在這樣的地方寬衣解帶……,就忍不住想笑。

走在趙明達身後的楚行雲與劉品聲也在回憶過往,正如趙明達所想的那般,他們也曾在這個地方受辱,同樣的也是在這個地方領受到科考的嚴肅和神聖!

從“議察廳”出來,趙明達看見有門口有兩個人正在紮草人,方國宇顯得有些好奇,趙明達拉著她說:“這是他們在紮‘恩鬼’和‘冤鬼’以便過一會兒貢生們參拜完孔子後來參拜。”見方國宇好像還不明白的樣子,她笑著搖了搖頭。

方國宇還想要追問,就聽見劉品聲與楚行雲在說:“瞧,那邊有貢生要進場了。”

趙明達抬頭一瞧,果然有幾個考生高舉著名貼站成了一排,其中一人正高喊著自己的姓名和籍貫。

楚劉二人看了看那些考生,轉過身對趙明達起手說道:“殿下,貢生們都進場了,咱們是不是也該準備一下了?”

不等趙明達回答,那邊進場的考生都跪了下來,大聲地朝著他們三人叩拜:“學生們給君上太老師,劉太老師,楚太老師叩頭了!”

“君上太老師”好不倫不類的稱謂,劉品聲本來就不同意趙明達任這個主考,聽了考生們給了這樣一個稱謂麵上忍不住就露了譏諷之意。

趙明達不以為意,衝著眾人拱手還手,然後瀟瀟灑灑地轉身朝著孔子坐像走去!本來諷一下人的劉品聲見趙明達根本不在意,自己反倒鬧了一個大紅臉。訕訕地收起臉色,快步跟了上去。

以趙明達為首,左右側跟著劉品聲與楚行雲,眾多考生隨後,在“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牌位前,恭謹地三拜九叩大禮。趙明達代表各考房考官進香盟誓:“為國家社稷秉公取仕,不循私情,不受請托,不納賄賂,如若有負此心,人神共誅!”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