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二十多年前那些夏日的午後,我和我的表妹白大省經常奉我們姥姥的吩咐,拎著保溫瓶去胡同南口的小鋪買冰鎮汽水。我們的胡同叫駙馬胡同,胡同北口有一個副食店,店內賣糕點罐頭、油鹽醬醋、生熟肉豆製品、牛羊肉鮮帶魚。店門外賣蔬菜,蔬菜被售貨員擺在淡黃色竹板拚成的貨架上,夜裏菜們也那麼擺著不怕被人偷去。幹嗎要偷呢?難道有人急著在夜裏吃菜麼?需要菜,天一亮副食店開了門,你買就是了。胡同南口就有我說的那個小鋪。如果去北口副食店,我們一律簡稱“北口”;要是去南口小鋪,我們一律簡稱“南口”。
“南口”其實是一個小酒館,台階高高的,有四五級吧,讓我常常覺得,如果你需要登這麼多層台階去買東西,你買的東西定是珍貴的。南口不賣油鹽醬醋,它賣酒、小肚、花生米和豬頭肉,夏天也兼賣雪糕、冰棍和汽水。店內設著兩張小圓桌,鋪著硬挺的、脆得像幹粉皮一樣的塑料台布的桌旁,永遠坐著一兩位就著花生米或小肚喝酒的老頭。我覺得我喜歡小肚這種肉食就是從“南口”開始的。你知道小肚什麼時候最香嗎?就是售貨員將它擺上案板,操刀將它破開切成薄片的那一瞬間。快刀和小肚的摩擦使它的清香“噗”地迸射出來,將整間酒館彌漫。那時我站在櫃台前深深吸著氣,我堅信這是世界上最好聞的一種肉。直到售貨員問我們要買什麼時,我才回過神兒來。“給我們拿汽水!”這是當年北京孩子買東西的開場白,不說“我要買什麼”,而說“給我們拿……”。“給我們拿汽水!”“冰鎮的還是不冰鎮的?”“給我們拿冰鎮的,冰鎮楊梅汽水!”我和白大省一塊兒說,並遞上我們的保溫瓶。我已從小肚的香氣中回過神兒來了,此時此刻和小肚的香氣相比,我顯然更渴望冰涼甘甜的楊梅汽水。在切小肚的櫃台旁邊有一隻白色冰櫃,一隻盛著真冰的櫃。當售貨員掀開冰櫃蓋子的一刹那,我們及時地奔到了冰櫃跟前。嗬,團團白霧樣的冷氣冒出來,猶如小拳頭一般打在我們的臉上痛快無比,冰櫃裏有大塊大塊的白冰,一瓶瓶紅色楊梅汽水就東倒西歪地埋在冰堆裏。售貨員把保溫瓶灌滿汽水,我和白大省一出小酒館,一走下酒館的台階--那幾級青石台階,就迫不及待地擰開保溫瓶的蓋子。通常是我先喝第一口,雖然我是白大省的表姐。以後你會發現,白大省這個人幾乎在謙讓所有的人,不論是她的長輩還是她的表姐。這樣,我毫不客氣地先喝了第一口,那冰鎮的楊梅汽水,我完全不記得汽水是怎樣流入我的口中在我的舌麵上滾過再滑入我的食道進入我的胃,我隻記得冰鎮汽水使我的頭皮驟然發緊,一萬支鋼針在猛刺我的太陽穴,我的下眼眶給凍得一陣陣發熱,生疼生疼。啊,這就是涼,這就叫冰鎮。沒有冰箱的時代人們知道什麼是冰涼,冰箱來了,冰涼就失蹤了。冰箱從來就沒有製造出過刻骨的、針紮般的冰涼給我們。白大省緊接著也猛喝一大口,我看見她打了一個冷戰,她的胖乎乎的胳膊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她有點喘不過氣似的對我說,她好像撒了一點尿出來!我哈哈笑著從白大省手中奪過保溫瓶又喝了一大口,-萬支鋼針又刺向我的太陽穴,我的眼眶生疼生疼,人就頓時精神起來。我衝白大省一歪頭,她跟著我在僻靜的胡同裏一溜小跑。我們的腳步驚醒了屋頂上的一隻黃貓,是九號院的女貓妞妞,常躥著房頂去找我們家的男貓小熊的。我們在地上跑著,妞妞在房頂上追著我們跑。妞妞呀,你喝過冰鎮汽水麼?哼,一輩子你也喝不著。我們跑著,轉眼就進了家門。啊,這就是涼,這就叫冰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