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楔子(3)(1 / 1)

“是因為那些野獸咬痕?”

“是的。亨特曼博士對那些骸骨研究了六個月,之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那些骸骨的主人都很年輕,大約在十八到二十三歲;他們的腿骨很長,骨骼很粗壯,這說明他們身體強壯,訓練有素。他們骸骨上大麵積的傷痕,是獅子、老虎、熊等食肉動物留下的,這說明他們並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某種與野獸搏鬥的場所。”

“角鬥士?”王粵軍不等翻譯全部譯完,便脫口而出。

“是的。英國考古學界最後的觀點是,這些人並不是古羅馬的士兵,而是一批從地中海帶到英國的角鬥士,他們為當時的達官貴人們表演與猛獸的血腥搏鬥,而斬首、錘擊則是對失敗的角鬥士的處決方式,非常殘忍。”說到這兒,哈德利夫人問道:“難道清代的中國也有角鬥士嗎?”

清代。鬥獸。角鬥士。王粵軍一拍腦門,衝口而出:“虎槍兵!”

“虎槍兵?”翻譯一時沒明白,問王粵軍:“王所長,什麼虎槍兵?怎麼翻譯?是tigerspearsoldier(刺虎長矛士兵)嗎?”

王粵軍很興奮,解釋說:“虎槍兵,是清代中國禁衛軍中最神秘的一支部隊。他們用鐵槍與老虎、黑熊搏鬥,這一點很像西方的角鬥士。沒錯,如果是虎槍兵的墓葬,那麼骸骨上的野獸咬痕就可以解釋了。”

哈德利夫婦聽了,不住地搖頭,相互說著什麼。翻譯小聲對王粵軍說:“所長,他們說覺得很不可思議。角鬥士在西方是很卑微的奴隸,想不到中國清朝的禁衛軍中也會出現角鬥士。在他們看來,高貴的禁衛軍和低賤的角鬥士的身份有天壤之別。”

王粵軍說:“兩位專家誤會了。雖然虎槍兵與猛虎、黑熊等野獸搏鬥,但中國虎槍兵與西方角鬥士並不是一回事。”

哈德利夫人很直爽,笑笑說:“那麼您認為,虎槍兵與角鬥士之間有什麼區別?一個用長矛,一個用利斧和鏈球嗎?”

王粵軍也笑了:“夫人您很幽默。不錯,中國虎槍兵和西方角鬥士有相似之處,他們都具備勇氣,都身體強健並且武藝高強,他們都要冒著巨大的危險與猛獸搏鬥,他們都可能在搏鬥中受傷,甚至死亡,也如您所見,他們骸骨上的創傷都一樣。但是,這二者間有一個根本的不同。”

翻譯剛譯完,哈德利夫婦便同時問道:“是什麼?”

“虎槍兵是軍人,角鬥士是奴隸。虎槍兵和角鬥士與猛獸搏鬥的行為相似,但目的可不一樣。”王粵軍說,“角鬥士鬥獸是供人們娛樂,虎槍兵殪虎是當時中國皇帝教導軍隊尚武的一種方式。清代中國軍人殪虎並不是為了取樂,而是當時的中國人對軍人戰鬥精神的一種錘煉。”

哈德利夫人說:“您是在美化虎槍兵。我認為角鬥士和虎槍兵的區別在於,角鬥士鬥獸的觀賞者是古代西方貴族,而虎槍兵鬥獸的觀賞者是中國皇帝。至於虎槍兵的軍人身份,隻能說明中國皇帝對鬥獸比西方貴族更為癡迷,所以給了虎槍兵禁衛軍的榮譽。”

王粵軍知道,自己對虎槍兵的解釋貶損了角鬥士,這多少會讓英國客人感到不舒服,便笑著說:“哈德利夫人,如您所說的榮譽,的確是當時吸引勇士應征虎槍兵殪虎的一個因素。研究清史的人都知道,虎槍兵的征召是自願的。幾百年前的中國勇士為了獲得榮譽和功名,自願當虎槍兵與猛獸搏鬥。但是角鬥士呢?他們是被武裝士兵驅趕進鬥獸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