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九天玄女都沒有辦法,那一切就真的完了……”伏羲不由歎道。
“那帝祖爺爺現在何處?我想去見見他和玄女娘娘。”大禹道。
“他正在明政宮外的神台上祈請玄女降臨,”伏羲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張八卦圖遞給大禹,“你拿著這個。如果遇上天兵天將盤問,你就拿出它就行了。免得鬧出誤會。”
大禹揣好圖,向伏羲辭別後就直奔中天天庭。一路上果然遭遇重重盤查,若沒有伏羲的八卦圖,他還真過不去。八卦乃是伏羲數千年前聽八風之氣而引發靈感而作,眾守軍見八卦圖如見伏羲本人,自然一路大開綠燈。
特權在任何時代都是同樣有效。
還沒到明政宮,大禹就遠遠地望見高高的神台上紫氣冉冉,香雲飄渺,熠熠生輝的黃金幡迎風飄揚。一個身披絢麗黃袍的大神正站在台中央的大鼎前,肅恭西向,等候玄女降臨——不是他帝祖爺爺卻又是誰?大禹心頭一熱,不由加快了步伐。
越靠近天宮,守衛也就越嚴,虧得伏羲的八卦圖,他才一路暢通無阻。來到明政宮大殿外,卻見到天界各方神祗都穿著華美法服,冕旒執玉,齊齊聚集在神台下,焦急地等待。帝嚳也放下了天帝的架子,和眾神站在一起等候。眾神心急如焚,沒一個注意到大禹的到來。大禹不願與帝嚳打照麵,便一個人悄悄地站到角落裏。
忽然間,西方出現霞光萬道,瑞氣千條,氤氤氳氳,直趨宮殿而來。
“來啦,來啦,玄女來啦!”有人激動地叫了起來。
大禹定睛一看,果然,在神台上空彌漫的渺渺霧氣中,黃幡隱隱,寶蓋飄揚,一個長著雙翅的女子的婀娜身姿若隱若現。
眾神隻覺香風飄渺,異味香馨,頓感神清氣爽,焦躁之氣去了大半。
“軒轅氏,數千年不見,別來無恙啊。”一個莊嚴和藹的聲音在空中飄蕩。神台下的每一個神祗都聽得很清楚。
“慚愧慚愧,小子又須煩勞您相助了。”黃帝深深一揖,言語中極是謙恭。盡管大禹從伏羲那裏聽說了玄女的神通,可如今真見黃帝對玄女如此恭敬,還是有些詫異。
“本座知你所為何事,”玄女道,“此事確有些棘手。本座雖然可以解決,但……唉,確實不便插手。不過,鈴係必有解鈴人……”
“哦?”黃帝不解,“敢問大神此話怎講?”
“天機不可泄……”玄女道。
玄女話音未落,就聽台下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什麼天機不可泄!我等皆為天神,天機不泄與我等知道,還與誰知?分明是捉弄人!”話語中滿含怒意。
眾神聞言皆驚,都掉頭看是何人竟敢對玄女如此不敬。大禹也順著眾神的目光看去,隻見一個身著紅袍的老神雙手叉腰,對著玄女怒目而視——正是炎帝神農。他以火德王天下,性子自然躁急,加之他向來關心人間百姓疾苦,如今見大敵當前,這玄女卻如此不急不慢,心中氣惱,一時竟也顧不得一方天帝之身份,對著玄女就嚷開了。
黃帝趕緊向玄女一揖,道:“家兄性子躁急,望玄女娘娘勿怪。”
卻聽玄女道:“神農氏,本座問你,是先有天還是先有你?”言語中仍帶著笑意,似是不急不惱。
“當然是先有天。”炎帝不知其意,沒好氣地答道。
“是了,既然先有天,為何天機非要說與你等?”玄女笑道。
“這……”炎帝一時語塞。
“神又如何?”玄女繼續說道,言語中也漸透露出威嚴之色,“天,巔也,至高無上。世間萬物於這廣闊天地中,終不過是滄海一粟,小小神祗豈能妄自尊大?”
“小子……知錯了。”炎帝不禁冷汗涔涔,稽首道。
“本座知曉你乃是為了這世間眾生……”玄女的聲音又變得柔和,“你的事跡本座亦有耳聞,對你很是欽佩……”她頓了頓,接著道:“本座賜你這根神鞭,從此你隻須用它鞭打草藥便可知藥性,不用再嚐草了……”她話音剛落,就見一根赤色神鞭從萬丈霞光中徐徐落下。炎帝上前接住,心中一陣感動,深深一揖道:“小子謝過玄女。”
玄女又對黃帝道:“軒轅氏,你且將那麵昆侖神鏡拿出,本座自將那救世之人的相貌顯現其上……”
黃帝大喜,趕緊命人將昆侖鏡抬到台前。此鏡乃當年黃帝平定蚩尤亂後親自鑄造,據說任何鬼怪在其前都無處遁形。大禹早聞其名卻從未見得,不由好奇地走到前麵觀看。隻見此鏡橫徑足有兩米,鏡鼻鑄做一個威武的麒麟,在其四周,龜、龍、鳳、虎依方陳布。鏡麵閃爍青光,彌散出陣陣瑞藹。他不由在心中暗暗稱讚。
眼見謎底將要揭曉,眾神心中又是好奇又是緊張,紛紛議論這救世之人究竟是誰。有的猜測是失蹤的少昊帝,有的估計是女媧大神,還有的認定是太昊伏羲。大禹心中忐忑不安,他也覺得,除了這幾位大神,天下實在沒人可擔當這救世重任了。
“你等無須胡亂猜測,本座現在就施法……”玄女的聲音柔和可親。話音未落,就見祥雲中那雙翅膀上下撲扇,四周的金光隨風一浪又一浪地彙聚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光圈,晃得讓人睜不開眼。
隻聽“嗖”地一聲,光圈彙成一束的金光直直射到鏡麵上,激起萬千瑞氣。玄女道:“你等看仔細了,這便是救世之人……”
眾神爭先恐後擁到鏡前,意欲先睹為快,看看是哪位神靈擔此重任。
“這是……”
大禹和所有人一樣,當他看見昆侖鏡中所顯救世主的相貌時,宛若中了定身法一般,呆若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