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長天一月墜林梢 修(1 / 3)

鏡麵上清晰映出的是一個身穿白衣的年輕小夥的影象。

卻見他一臉斯文,長相清秀,身體還有些瘦弱,哪裏有一丁點兒救世主的風采?

“這……這到底是何方神聖?”眾神納悶——沒有一個識得這個未來的救世主。

玄女見眾神一臉疑惑,笑道:“你等姑且相信本座,時候到了自然會見分曉……”說罷,就見祥雲中那雙翅膀輕輕一扇,徑自去了。

黃帝急向天空叫道:“大神且留步,小子尚未請教如何尋訪這救世之人?”

隻聽遠方遙遙傳來玄女的聲音:“邪魔出世之日,即乃救世之主現世之時。你等勿躁急,隻需守住天界,等待時機……”

那祥雲漸遠,霎時間也不見了金光。半空中隻留下縷縷輕煙。

神台下,眾神看著鏡中這個似乎手無縛雞之力的所謂“救世主”發呆。

他是救世主?

黃帝也疑惑不解,皺著眉走下神台。幾位侍神跟隨在後。

“帝祖爺爺!”大禹迎上去,稽首拜倒。黃帝一楞,趕緊將大禹扶起,仔細端詳。好一陣,他才一拍腦袋,激動地道:“你是白馬(鯀)的孩子……叫什麼來著……文命吧?”

“正是小子。”大禹道。

“瞧我這老糊塗,”黃帝嗬嗬笑道,“差點連自己的子孫都認不出了。”他拉著大禹向前走,關切地問:“我聽聞你如今在人間為帝,今日上天庭也是為後土造反之事罷?”

大禹道:“正是。”他當下把遇見相柳、與伏羲的談話一股腦兒全告訴了黃帝。

黃帝聽完,長歎一聲,道:“現在的困境確實是數千年來未曾遇見,不過我們暫時也隻能如此了……”

正說話間,天帝帝嚳在一幫侍神的簇擁下走了過來。他一見大禹,有些吃驚,但還是笑道:“原來是文命,好久不見啦。”

大禹勉強擠出笑容,雙手一拱,道:“小子參見聖帝。”

這時,炎帝走過來,拉著黃帝急道:“賢弟,如今是什麼時候,你還有心在這裏敘家常!還是把大家召集起來商量對策罷!”

黃帝笑道:“家兄剛吃了教訓,怎的還是這般躁急?玄女娘娘不是說了麼,目前我們隻需力保天界不失,等候時機成熟……”

炎帝有些尷尬,正欲開口,卻見一人急奔過來,卻是負責勘察下界動靜的神將離婁。此人生得三頭六眼,眼觀數千裏,故又稱做千裏眼。他累得氣喘籲籲,跪下便報:“大……大事不妙,共工在南荒起事,興起大水來了!”

“啊!”眾神聞言不由失色。

半晌,黃帝才苦笑道:“這也是遲早的事。共工乃後土之父,兒子造反,他豈有不助之理?”

話音未落,卻見炎帝身後一紅臉虯髯老神滿臉怒容走上前來,正是火神祝融。他向黃帝一拱手,忿忿地說:“聖上!孽子孽孫雖不忠不孝,可老臣輔佐炎帝多年,絕無二心哪!”其弟火正官吳回在一旁也是憤懣不平。

黃帝這才想起,祝融乃共工之父,他剛才說那番話確實忘了此節。於是,他深深一揖,道:“老將軍息怒,我決非此意……”炎帝、帝嚳等也趕緊打圓場。

誰料這倔老頭竟不賣黃帝的帳,朗聲道:“罷,老臣知曉諸位信我不過,我這就到南荒去捉那孽子回來!”說罷,轉身就走,吳回緊隨其後。

眾帝心下暗暗著急,他們都清楚,水克火,加之祝融、吳回年老力衰,此去必敗無疑。黃帝、帝嚳當下就高呼:“二位老將軍留步!”孰料這兩個老頭倔脾氣上來,誰都叫不住,就連炎帝上前勸阻也全然無用。

黃帝看著炎帝,苦笑道:“兄長,想不到你的屬臣竟也是這般性急。”炎帝羞得麵紅耳赤。所幸他膚色本就偏紅,黃帝也並未看出。

眼見那祝融與吳回各乘著兩條火龍直入雲霄,大禹對黃帝道:“帝祖爺爺,小子當年治水時曾勝過共工,願帶兵協助兩位老將軍。”

黃帝看著帝嚳,笑道:“這事需得天帝同意。”

帝嚳有些尷尬,道:“帝祖爺,你怎開我的玩笑來?孫兒當然一切聽您的吩咐。”

黃帝嗬嗬一笑,道:“那我就越俎代庖一回……”當下點了五千精兵。他拍拍大禹的肩,麵露關切之色:“孩子,此去前途艱險,不比往常,千萬小心啊。救得老將軍回來就行了,沒必要和那共工死鬥。”

大禹心頭一熱,當下跪拜道:“小子謹記帝祖爺爺教誨。”

黃帝微微一笑,又問道:“好孩兒,你平日使甚兵器?”

大禹起身取下腰間神鞭,雙手奉上,道:“此乃趕山鞭,另有一把開山神斧,過於沉重,故小子未帶在身邊。”

黃帝接過神鞭看了看,道:“這不過是開山鑿道之器,與那些鬼怪爭鬥還罷了,若真與共工打起來,如何抵擋得住?”說罷,黃帝將鞭遞還大禹,又解下自己的佩劍,道:“此乃當年玄女賜我力斬蚩尤的青光寶劍,由昆吾山的地藏火銅煉成,無堅不摧。”

大禹大驚,他自小便聽說過這把軒轅青光,這可是黃帝的至寶啊。

大禹不敢接,跪倒道:“帝祖爺爺,這把神劍可是……”

黃帝拉起他來,道:“好孩兒聽著,目前我神力消耗怠盡,這把劍留在我這裏也沒甚用處。豈不埋沒了它?”

炎帝與帝嚳也在一旁道:“對呀,你就收下罷,早些救得兩位老將軍回來。”大禹這才畢恭畢敬地接過神劍,俯首道:“多謝帝祖爺爺。”

大禹佩好劍,向諸神道別後,正要動身,黃帝忽然想起了什麼,道:“且慢。兩位老將軍有火龍可乘,天兵天將也自會駕乘雲霧而去,但……你如何去得下界?”大禹方才想起建木被眾怪圍困,不由也犯了難。他雖是神裔,擁有強大神力,但畢竟還未入神籍,哪有飛天之能?

炎帝卻笑道:“這有何難!當年應龍大神曾協助大禹治水,如今再讓他出馬不就成了?”

“對呀!”大禹大喜,“我怎麼把它給忘了?”黃帝當下叫過一個侍神,速叫應龍前來聽命。

這時,卻見伏羲匆匆走來,向黃帝打一稽首,道:“適才我見祝融、吳回乘火龍從天門出,這是何故?”

黃帝一一道與伏羲。伏羲走到昆侖鏡前端詳一陣,撚須歎道:“難怪數日前我算得那卦艱深難解,這救世之人我是真真不識!”

正說著,就見南邊天空白雲鬱起,一條身長碩大雙翅的巨龍降落下來。

正是應龍。

它看來很高興的樣子,向諸神一一頜首致意,嘴裏還兀自“好久不見”、“幸會幸會”地亂叫,半天也沒想起自己到底是幹什麼來。

你道它為何如此?原來它在當年黃帝戰蚩尤時耗盡神力,從此成為一條普通神龍。後來雖協助大禹治水,也不過是些開山鑿道的小事,數千年來它就在天宮龍池中吃了睡,睡了吃,悶都悶出病來了。如今天帝急召,必有重要任務,它怎麼不歡喜?加上又遇見這許多老朋友,它那張閑置了數千年的嘴巴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哪裏閉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