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參加本次《魯豫有約》的錄製,適逢她來北京參加政協會議,繁忙的工作之餘阿姐並沒有忙裏偷閑。在政協會議的間隙,她的時間表裏安排了滿滿的社會活動和參加電視節目的錄製。她四十餘年如一日的勤奮與堅持甚是令人感動。而這種“勤奮與堅持”不同於別人,不是一時一事,而是時時事事。業內人士曾這樣評價汪明荃:“她好像一列火車頭,開出去了就不會停止,並且沒有終點。”這就是她的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她的人生起伏也由此展開。
很難想象一個女人在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電視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打拚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並且先後擁有眾多角色:主持人、演員、歌手、人大代表、粵劇名伶,她把每種角色都盡情地演繹到了極致,到如今年過六旬,依然美麗依舊,風采不減,如果說一定要為這份傲人成績總結,那麼還是一份勤奮與堅持。
在中國,尤其是在古代,一介弱女子想要取得成功,想要建立功業,實在是太難太難的一件事情。世俗的社會,多多少少都會帶有一些男女偏見,認為世界是男人的世界,女人就隻能站在世界的邊緣。
北魏時期的花木蘭替父從軍,這本是一件非常勇敢、非常孝順的事情,可是在當時的軍隊中是不能有女人的,一旦被發現了就會立刻被處死。試想如果花木蘭在戰爭中寸功未建,而且還製造了不少麻煩的話,那麼她的身份敗露之後,恐怕就不隻是花木蘭自己被處死的問題了,甚至有可能會連累自己的家族。所以,花木蘭必須要在戰場上勇猛殺敵,成功抗擊大軍,這樣花木蘭才會求得皇帝的寬恕,才能免予一死。試問,花木蘭即便是從小有一點武功底子,但是她一介女子要在千軍萬馬中奮勇殺敵,要立下那麼多的功勞,並且脫穎而出成為統領軍隊的將軍,這又談何容易呢!但是在花木蘭功成名就的背後,她付出的勤奮和汗水,卻很少有人會看到。
現今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自然不會再像古代社會那樣男女界限非常森嚴,但是男女偏見卻還沒有完全消失。雖然大家都在呼喚男女平等,但是社會卻還沒有做到真正的男女平等,且不說別的,光看看女大學生就業時那道無形的“男生優先”的門檻吧,這道門檻就把很多女大學生堵在了工作門外。就像花木蘭那樣,“誰說女子不如男”,每一位女生也都想展現自己的價值,用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收獲一份成功。所以,女生們要向花木蘭好好學習,用自己的辛勞和刻苦澆灌出屬於自己的那朵理想之花。
提到羅琳,估計很多人不認識,但是如果提到哈利·波特,那麼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吧,而羅琳就是哈利·波特係列圖書的作者。
1965年7月31日,英國女孩羅琳出生在格溫特郡的一個普通家庭裏。父親是飛機製造廠退休的一名管理人員,母親是實驗室的一位技術人員。小時候的羅琳相貌平平,戴著眼鏡,有一點害羞,還有一點野。但是羅琳小時候非常喜歡學習,喜歡寫一些小故事,那時候,妹妹就是羅琳的讀者對象。
羅琳一直非常喜歡文學,在讀大學的時候她主修的是法語和古典文學。畢業之後的羅琳獨自一人到葡萄牙去發展,在那裏羅琳有了一段婚姻,但是很快就離婚了。離婚後的羅琳獨自一人帶著三歲的女兒回到了英國,住在愛丁堡一間沒有暖氣、很小的公寓裏,在沒有工作且最困難的時候,她們母女兩個隻能靠領著政府微薄的救濟金來生活。
作為一個單身母親,羅琳和女兒的生活一直都很辛苦。作為一個勤奮又獨立的女性,她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獲得回報。在開始寫作哈利·波特係列的第一本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時候,因為羅琳住的公寓裏沒有暖氣,羅琳就經常會到離自己家很近的一家咖啡館裏把哈利·波特的故事零零碎碎地寫在一些小紙片上。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羅琳寫出了一部世界曆史上最暢銷的書,一躍從窮人變成了全球最富有的作家。
冰心曾這樣說過,“成功的花,人們隻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確實如此,那些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絢爛奪目的女人,相信沒有誰沒有經曆過一段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奮鬥史。成功從來都沒有捷徑,尤其對女人來說更是如此。
或許你的容貌很美麗,但是青春很快就會過去,容顏很快就會老去,所以真正聰明的女人從來不會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打扮自己的外表上。聰明的女人會選擇那一條花木蘭走過的並不是很平坦的道路,她們會在經曆磨難之後,憑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去找尋自己的人生,創造自己的未來。
第二節 賢惠而不柔弱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