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晚清的禁煙鬥士林則徐說過這樣一句鏗鏘有力的話語,“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花木蘭雖隻是一介小女子,胸中卻有著勝過大丈夫的英雄氣概,為了保家衛國,甘願舍棄自己的生命。“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花木蘭用自己平凡小女子瘦弱的肩膀擔負起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土,花木蘭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她的這種舍棄受到了人們的敬佩,而她也收獲了英雄的讚譽。所以很多時候,明白舍棄,也才能真正知道什麼是獲得。
但是,舍棄是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麵臨的選擇,因為放棄是痛苦的,尤其是當女人麵對要放棄愛情的時候。愛情,是女人心中衡量自己最重的砝碼,一旦失去了,我們自己的自信將失去,質疑自己的完美,將自己打入痛苦的深淵。放棄是一種無奈,雖然很痛苦,但放棄也是女人心中的智慧,要知道:放棄之後也許會獲得更多,有時,放棄也是女人身上的一種美麗。
女人要將舍棄當做是一種傷感的美麗。曾經愛的感覺,希望讓它成為自己的永遠。多年後才明白:手中抓住的,並不是真正屬於自己擁有的;自己失去的會是心中真正銘刻的。所以,女人麵對放棄的時候,感覺是獲得一種憂傷的美麗。女人將執著認為是一種重負或傷害時,放棄有時也是一種美!當愛情缺乏完美,她們寧願選擇放棄並無悔。注定擦肩而過時,隻會剩下深深地祝福。
陳魯豫十三歲時的那個夏天,認識了小男生朱雷,他特別愛講笑話。陳魯豫第一次和朱雷見麵時,朱雷便開玩笑:“這是誰家的妹妹啊?”那個13歲的女孩卻多了一份心思:那誰是哥哥呢?朱雷看著蹦蹦跳跳的陳魯豫便問道:“你長大了幹什麼?”她說:“我長大了想去賣冰棍!”另外兩個小朋友都笑她沒出息,別人都希望自己是科學家、作家,你居然去賣冰棍,沒出息。他們笑得陳魯豫有些不好意思了,可她又實在想不出自己的理想有什麼不對,她覺得賣冰棍很好啊。此時朱雷卻紅著臉對陳魯豫說:“長大我也賣冰棍!你做什麼我做什麼。”陳魯豫心底產生踏實的安全感,暗忖:他就是我哥哥。
朱雷一直陪著陳魯豫考入北京廣播學院。那時一種花開的聲音在陳魯豫心底輕輕響起……陳魯豫收到空白信封的時候,不用打開,陳魯豫已經預見到信的內容,是他寫的。在可以戀愛的季節,愛情自然地來到他們身邊。他們沉浸在每一個有愛的日子裏,陳魯豫每日跟在朱雷的後麵,十足乖巧的小妹妹。朱雷無意間一句:“隻要我們一起,絕不讓你受一絲一毫的苦,這是我愛你的原則!”陳魯豫幸福地哭了。
當他們迷茫於愛情的規律和方向的時候,也會經常為很小的事情爭吵。有一次,朱雷沒有再遷就小女生。陳魯豫礙於女孩子的自尊,不做任何表示;朱雷也不願再一次低頭。大學生活結束的冬天,他們認為愛情已逝去,於是分手成了必然,盡管彼此還是那麼渴望相見。以致後來每當陳魯豫的節目播出,朱雷都會遠離電視,害怕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盡管是那麼渴望見到。
九年之後,當朱雷和陳魯豫再次相見的一瞬間彼此終於明白,時間隻改變了時間本身,隻是讓彼此更加成熟,真正的愛情一直守在原地,當初彼此的放棄隻是讓愛情更加完美,使得他們的愛情如同長征後的勝利,顯得如此珍貴。
2002年歲末,陳魯豫、朱雷登記結婚,舉行了一個隻有5個人的婚禮,就像兒時經常玩的“過家家”。他們明白,他們是認真的,因為當初的放棄才讓他們獲得這無比神聖的愛情。用當初的放棄換得一份可以攥在手心的幸福,陳魯豫此時笑得格外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