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亞康姆公司是全球三大傳媒和娛樂業巨頭之一,多年來一直對龐大的中國市場垂涎三尺、豔羨不已。2001年5月21日,一中國女性所特有的矜持的微笑綻放在《財富》雜誌的封麵上。旋即,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媒體,就如蜂群出動,競相撲向春天原野上盛開的第一朵玫瑰。這朵玫瑰就是MTV音樂電視頻道中國區總經理李亦非。《財富》雜誌選出的25位全球企業新星中,維亞康姆公司中國區總裁李亦非名列榜首,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亞洲女性。
李亦非女士以前是武當劍術的全國冠軍,大學和研究生階段主攻的是國際關係,在聯合國供職期間還曾經負責製作過廣播電視節目,剛柔兼備,玲瓏剔透。由這個深諳借力打力,剛柔相濟,陰陽互補,天地相持之道的她來負責為維亞康姆公司的當家招牌MTV全球音樂電視頻道在中國市場開疆拓土,確實是不二人選。
在李亦非及相關人士的籌劃下,MTV從1999年開始與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每年一度的CCTV—MTV音樂盛典,大獲成功。同時接連推出了“MTV天籟村”和“麗麗點唱機”等節目,瞄準當代大學生的榜樣力量,抓住一切機會把MTV品牌滲透到青少年的頭腦和習性之中。李亦非曾經在一個論壇上以非常肯定的口氣表達了個人觀點:“女性在整個商界的興起是個趨勢。”“做女人很好,並不像外界呼籲的那樣,女人好像是一個脆弱的需要保護的群體。”
中國“航母型”企業海爾繼續乘風破浪,指揮這支艦隊的人仍是張端敏,但隨著張氏成為“首席執行官”後,楊綿綿女士的職務悄悄改變為“總裁”,對於中國女性而言,楊綿綿顯然成為一個符號。楊綿綿,先前一直擔任海爾集團負責企業文化的副總裁,雖然“助手”的工作性質讓楊綿綿低調得不為外界所知,但在夏季空調價格戰硝煙彌漫時,她代表海爾集團宣布“海爾不打價格戰”,從那之後楊綿綿已漸出水麵,她的名字對於中國企業界的女性也具有了一種象征和符號的意義,隻要她還是海爾集團的總裁。
有因人而興品牌的,也有因品牌而興人的,海爾從家電業的典範成為中國工業的典範,直至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典範,從賣產品到賣品牌再到賣文化。用一個不完全的說法來概括,張端敏成就了海爾,海爾又成就了楊綿綿,這就是符號意義的內涵。就楊綿綿個人而論,處於一個如此優秀的企業中,站在一個如此強勢的人物——張端敏的背後,楊綿綿自有她存在的價值。
李玉玲臉龐白皙端莊、氣度雍容自若,在美國,她掛帥的“美國成功集團”擁有多家上市公司,營業額超過50億美元。在中國,她投資的企業有幾十家,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1999年,朱鎔基總理訪問美國,在洛杉磯名流雲集的早餐會上,受到邀請的新移民華人隻有兩位,一位是李玉玲,另一位是她的丈夫。
這些商界中傑出的女性身上的氣概,絕不同於現代的靡靡之音,也絕不同於那些心中隻有房子、票子、車子的庸俗女性。那些庸俗女人的目標實在是很小,小到隻要用一個錢字就可以輕易地實現;可是,那些女人的目標似乎又很大,大到無論再多的金錢也填不滿她們欲望的溝壑;那些女人也會主動獻身,也會視死如歸,不過,可惜的是,她們所做的這一切,不是為了義,而是為了自己的欲望;這樣的女人,一旦遇到了困難,就很容易絕望,不懂得要勇敢地麵對。
當然,在現在的社會上,也有不少這樣的女子,在她們的心中,依然還記著古代花木蘭的那股英雄氣概。雖然在現代和平的年代裏,已經不再需要她們像花木蘭、像李林、像成本華那樣舍生取義,隻是需要她們做好自己平平常常的工作,過好自己平平常常的生活。這樣的女子,她們的心裏不會有任何複雜的東西,沒有一絲雜質,隻是有一些簡簡單單的理想。雖然她們的理想可能很簡單,但是,這樣的理想,卻是在她們的心裏紮下了深深的根。為了綻放自己的理想之花,這樣的女子願意麵對一切的挫折,願意戰勝所有的磨難,為之所做出的所有付出,她們都無怨無悔。
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張海迪,就是一個擁有簡單的理想,並且願意努力地為之付出的女性。
張海迪於1955年9月16日在山東省濟南市出生。還隻有五歲的時候,張海迪就得了脊髓血管瘤,因此導致了高位截癱。從那時候開始,張海迪便開始了她獨特又傳奇的一生。
張海迪不能去學校上學,於是她便自己在家裏自學完成了中學的課程。15歲的時候,張海迪跟隨父母一起被下放到了山東聊城的農村,在那裏,張海迪給那裏的孩子們當起了教書先生。張海迪還自學了針灸,為鄉親們無償地提供針灸醫療。後來,張海迪還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等多門外語,並且努力地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並取得了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