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對助手說:“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學習也是一樣。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有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孩子可以更快地掌握知識。學習方法不當往往導致事倍功半,更何況如今我們身處需要終身教育的時代,不掌握學習的方法就難以應對紛繁複雜的知識需求。所謂“終身教育”,就是一輩子都要學習,不斷地學習,否則就會落伍。
“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用最有效的學習方法獲得最多的知識已經刻不容緩。一套完整的學習方法,不但能提升孩子的自信,還可使孩子在相關學習的領域中獲得成功。
要想在有限的一生中學到更多知識,除了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一套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有人說:“沒有做不到的事,隻有不會做事的人。”我們也可以說:“沒有學不會的知識,隻有不好的學習方法。”有些很好的學習方法是經過許多人的努力實踐才得出的,是值得我們去借鑒的。阿基米德說:“There is noroyal road for learning.”
過去人們常常認為隻要肯吃苦、勤奮,就會取得好成績,甚至大肆讚揚笨鳥先飛這種觀點。是的,笨鳥先飛從學習態度上的確是值得讚揚的,但是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則無任何可取之外。因為沒有一隻鳥天生愚笨,隻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笨鳥”也能變成“聰明鳥”。可見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社會的飛速發展需要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手段,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成效,以及提升自我的信心。
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並不是說說而已,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的。如果沒有學習,沒有作業,孩子是不會形成學習方法的。
學習方法也是具體的,物理有物理的學習方法,英語有英語的學習方法,數學有數學的學習方法。學校的作業量減少,考試方式改變,孩子的學習方法也會相應地改變。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科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力戒用同一種學習方法學習所有學科。
當孩子複習功課的時候,父母不要讓孩子按數學、物理、化學、語文、英語的順序複習。因為心理學關於記憶的研究表明,理科複習完再複習文科的效果,比理科複習完再複習另外一門理科的效果好。孩子如果按照數學、語文、物理、英語、化學的順序複習,效果應該會比較好。父母把自己的建議說出來與孩子及時地討論,孩子是樂意接受的。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殆,思而不學則罔。”
學習與思考是不可分離的,隻有在學習中多想才能把知識消化理解成自己的東西。通過發揮自己的思維作用、聯想作用、想象作用,才能使知識牢固地存放在記憶的倉庫中,在使用知識時準確與迅速地提取出來。
所以,作為父母,要告訴孩子在上課及做作業時多開動腦筋思考,培養和訓練自己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比較能力、抽象能力與概括能力。
應試教育中的題海戰術,就是同一類型的題反複做,而效果並不見得多好。通過做題多思,孩子有時間多思考,才會比較它們的類型、特點,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思維的作用,使孩子做題時能夠舉一反三。
愛因斯坦說過,成功一艱苦的勞功+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對於孩子來說,艱苦的勞動和少說空話是容易做到的,而正確的方法、摸索的過程就會有些困難。因為任何一種學習方法再好,也不可能適合每一個人。
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所以父母要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高速高效,讓孩子走向成功的捷徑
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你的付出和得到之間的比例。盡可能花最少的時間完成任務才是你要追求的目標。
李·雷蒙德,這個繼洛克菲勒之後最成功的石油公司總裁,被人稱為是工業史上絕頂聰明的CEO之一。因為沒有人能夠像他一樣,令一家超級公司的股息連續21年不斷攀升,並且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一台“機器”。
這個聰明人的信條就是,在速度中抓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