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要生存就必須會淘金(3)(2 / 2)

告訴孩子,合作是致富的重要方式

一個人開車迷了路,他邊開車邊查看地圖,結果車陷在鄉間小路邊的壕溝裏。他雖然沒有受傷,但車卻深深地陷在淤泥裏了。看到不遠處有一個小農舍,這個人便去求援。

走進農舍小院,他發現根本沒有汽車或其他現代化機械。馬圈裏唯一的牲口是頭衰老的騾子。開車人本來以為農舍的主人會說這騾子太瘦弱不能幫忙。可農夫爽快地指著那頭老騾子說:“沒問題,馬克可以把你的車拉出來!”

開車人看了看憔悴的騾子,擔心地問:“你確定它能行?這附近可有其他農場?”

“住在這附近的隻有我一個人。別擔心,老馬克能勝任。”農夫自信地說。

農夫把繩子一端固定在汽車上,另一端固定在騾子身上。一邊在空中把鞭子抽得“啪啪”響,一邊大聲吆喝:“拉啊,烏克!拉啊,卡卡!拉啊,迪斯!拉啊,馬克!”

沒多一會兒,小轎車就被老馬克毫不費力地拉了出來。

開車人又驚又喜。再三謝過農夫後,他忍不住問:“你趕馬克的時候,為什麼要裝做還趕著其他騾子的樣子?你喊馬克之前,為什麼還喊了那麼多別的名字呢?”

農夫拍了拍老騾子,笑著說:“我喊的都是我原來那些騾子的名字,它們以前都和老馬克一起拉過車。老馬克是頭瞎騾子,隻要它以為自己在隊伍之中,有朋友幫忙,幹活就特別有勁,連年輕力壯的騾子都比不過它。”

老馬克還能拉動小汽車,關鍵是它認為自己在和別人合作,有一個團隊在支撐著它。看來一個人生活在團隊裏,和別人合作,會得到用不盡的力量,這就是團隊的力量。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男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幹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

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隻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

隻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隻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兩個懂得合作的人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財富,過著幸福殷實的生活。而不懂得合作的人隻能等待餓死的命運。

一個人隻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麵對現實的生活。隻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連財富也不例外。隻有懂得合作,發揮團隊的力量才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