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電腦速記網站建議學習速錄的年齡不超過24歲為宜。那從年齡上看,我們仨都是邊緣人啦!”
阿彪:
“對,嗬嗬,都在最適年齡的邊緣了。
網上說的二十三四歲有一定的道理。年齡越小,手越靈活、越巧,學習速錄越容易上手,越容易找到高速錄入的感覺,手的可塑性越大。年齡太大了,如果是六七十的老人,老胳膊老腿兒,不靈活,學這個很別扭。”
常董:
“如果年齡超過二十五,學上一年,然後再工作或者是創業,等穩定下來,確確實實有點晚了。電腦速記的培訓,屬於專業技能學習,年齡越小,效果越好、越顯著。
當然,咱們不去討論那些因公參加電腦速記培訓的人了,因為那種情況下年齡對學習速錄的影響是次要的,心態才是主要的。”
阿彪:“來這裏之前你學習過冠偉速錄嗎?”
楊剛:“沒有,我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速記。我是從網上看到電腦速記的宣傳,瀏覽了一些網站,參觀了幾個學校,也參觀了這裏。最後決定來西點速記這所學校。”
常董:
“哦,你以前來過這裏呀,不過我沒注意過。
那你是相當於直接在這裏從零起點學。這樣好,一張白紙好畫畫,基礎打得牢固。
冠偉速錄,是用拚音對應的音碼打字,可以理解為打字用拚音,簡稱‘打’‘拚’。
我們現在每天都在‘打’‘拚’。
我以前自學了一段時間,很多地方自己理解的不對;然後在一個小的培訓班學過,而那裏的老師素質不高,我學了一些錯誤的打字姿勢:手型不對。然後又自學了一段時間。
之後,來到西點,慢慢地改正手型,可費勁、可別扭了!
你直接來這裏,起點就是正確、正規的手型,省得你走彎路。
不然,你的手型不對,錯誤的手型在提速時進步緩慢、不穩定,而且打字費力,不利於你長期工作。
有的速錄師認為手型無所謂,怎麼舒服怎麼打字就行,這是歪理邪說!百分之一萬的錯誤!絕對是誤人子弟!”
楊剛:“我來谘詢時,趙老師對自學的態度不積極、沒有什麼好建議。我很想知道你對自學的理解。你為什麼沒有一直自學、而是來這裏學習呢?”
常董:“我的速錄學習經曆比較曲折。我也曾經自學過。
最早,我是從報紙上麵看到電腦速記的信息,對這個非常感興趣,決心學習,就去了當地縣城的一個很小的速錄培訓班,買了速錄機,回家學習。
學了幾天,想在學校學,就進了培訓班。剛進培訓班時,看到我的老師現場速錄,速度很快。可以說,當時我對我的老師是非常崇拜的,我是在仰視o(∩_∩)o…哈哈!
後來,我發現老師教得不太好:隻是讓學生照著課本一課一課的自己練習、慢慢琢磨。這時的我已經不是一片空白的零起點的學生了,畢竟學了一段時間,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不像剛剛開始時對老師說的話全盤吸收。我去了臨近的一個小城市,實地考察了一下那裏的電腦速記培訓班。
我到了一個該市規模最大、學生最多的培訓班。我和辦班的老板一聊,發現他竟然一個字也不會打!他雇了兩個老師教課。他的教學理念是‘學好速錄關鍵是自學’。他的初級班的學習,隻是打冠偉出版的那本全國通用的統一教材。中級班的學習,就是打報紙:老師念報紙、學生跟著打。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滿街都是報紙,夠你打的。什麼時候你打夠了,想跟著會議打了,就試試上會。感覺上會的水平不行,再回來加工。’
學了一段時間,感覺那裏的老師速錄的水平太次。我就走人回家自學了。
我自學的感覺是,閉門造車,往往鬆鬆垮垮,進步緩慢,成效不快。
轉了一個圈,我最後來到西點學習。感覺還是在這裏培訓學習好:學習周期能夠比自學短。
因為,在這裏,你起碼能夠想到:我是在花錢學習,我得對得起我花的這些錢。你花了錢,使你有了緊迫感,縮短了時間。”
楊剛:“常董,你可謂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常董:
“我剛來西點時,有一次上課,手機忘了打成震動。正好在校長講話的節骨眼兒上,我的女朋友給我發來短信。手機鈴聲大起,響徹教室,弄得我可不好意思呢。
所以,現在西點有一條紀律:課上不允許出現手機鈴聲。
這一條就是在我犯錯誤之後,校長特意追加的一條紀律。”
大家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