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大軍,每一年的隊伍都在擴大,人數在不斷的增多,這一方麵就逐漸形成了考研產業:考研輔導書籍、考研輔導磁帶、考研輔導課件和考研輔導班等等等等。
楊剛所在的高校,考研的很多。尤其是他所在的學院,更是考研成風。校園裏常常看到同學背著一種黑色的單肩包,大家戲稱為“考研包”:因為背著這個包的人,大多就是將要、正在和已經考研的人。
楊剛:“我們班裏45個人,有40個報名考研的。
報考的方向,一是中科院,二是師範院校。大都是已經有師哥師姐考入的學校。
畢竟有先鋒開辟了根據地,心裏更向往、也覺得報考更踏實。
師哥師姐毫無保留的傳授我們考研經驗,並給我們提供以往的考題,告訴我們相關導師的信息。
可以說,沒有師哥師姐的這些幫助,我們班不可能考上那麼多人。”
楊剛詳細講了起來。
他做了一些考研的準備。他曾經想考中科院在上海的一個分所。上一屆的一個師兄考上了這裏。他在大三下學期去拜訪過這個師兄。師兄非常熱心,給他詳細講了自己的考研之路,列舉了很多考試與複習之中的方法問題,其中的一些是活生生的經驗和教訓,還把自己手中的曆年專業課考試試卷送給了楊剛。楊剛對師兄非常感激,他想請師兄吃頓飯,可是師兄婉言謝絕,說等楊剛考上以後再請也不遲。
楊剛複習了一段時間,也報名了。距離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很多同學改變了自己的戰略戰術。有的同學複習的進度比較快,掌握的好,一改平時起床很早的習慣,比如從五點改為六七點鍾,多睡一會兒多休息一下;有的同學複習的進度比較慢,沒有達到預期的複習目標,就把平時起床的時間提起,以便於多出複習時間,趕進度。
第二天就是研究生入學考試了,楊剛忽然冒出一個念頭:不考研了。讀研還得三年的時間,誰知道三年之後就業形勢如何呢?也許三年後研究所找工作的難易程度,和現在的本科生一個樣子。那還不如我現在就找工作,三年之後我就有了自己的資本:三年的工作經驗,這是無形的財產,是買也買不到的。如果讀研,三年之後再找工作,相當於從頭再來。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楊剛自己也有點奇怪:我為什麼會這樣想?他反反複複考慮,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也有道理。
晚上,他回到宿舍,和舍友談了自己的想法。舍友各抒己見,最後的結論就是大主意和大方向由楊剛自己拿出主意,每個人的意見僅供他參考。
楊剛鄭重的向在場的每一個宣布:明天自己不考研。既然下定決心想早早參加工作,那就一心找工作。明天的考試也沒有必要再去嚐試了:不給讀研這條道留路了、不給上研究生這個計劃實施的一點點機會,也不要再想什麼複習了這麼久可惜不可惜了。
找工作代替了考研,成了楊剛新的目標。躋身招聘會,簽就業協議,順理成章。
楊剛:“這就是我大四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剛剛開始的內容,也開始說是我大四主要時間的簡單經曆。”
江陽:“我們院係,不像你們考研的那麼多。
我當年,壓根兒就不想考研。”
談到大學的方方麵麵,兩個人有很多的話題展開,也有很多的共同語言和喜怒哀樂。
時間在暢談中不知不覺的度過。
楊剛:“現在回想起大學生活,記憶的閘門瞬時開啟,有千言萬語想吐露。
大學生活,是珍藏在記憶裏麵的一串珍珠。之所以珍藏它,是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學生隻能擁有一次大學生活。而且,它是無可替代的。你的歡笑淚水是一粒粒的流光溢彩的珍珠,每一顆都是你自己特有的,是千金難求的。
大學生活,是收藏在記憶寶庫裏麵的一道長卷,如同一條價值連城的《清明上河圖》。它的作者是我自己,是我用青春這隻畫筆,飽蘸青春歲月,用四年、一千多個日夜,用心勾勒的。
大學生活,是我自導自演的一出長劇,我是導演兼主角;大學生活,是我自彈自唱的一支長歌,我的心聲配和弦;大學生活,是我字斟句酌的一部作品,記載了我的曾經、我的往事。”
江陽:“我現在記憶猶新的就是大四下學期。為了畢業論文碼字;畢業論文完成了,為了工作有時急得比熱鍋上麵的螞蟻還團團轉;工作落實了,喝酒——今天你請我,明天我請你,常常喝醉。
其實,有時是千杯不醉:心裏清楚得很、明白得很,隻是感覺畢業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同學在一起的日子一天天少了,畢業分別之後還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所以生出許多的傷感。
人都是有感情的,更何況是在一起生活了四年。曾經是朝夕同窗相伴的,一眨眼就要畢業分手各奔東西了,真有點難舍難分。
各個院係都組織歡送聯歡會。大四的學生對此最積極。我現在清清楚楚記得我們排練、演出歡送聯合會的情況。這些,我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這些情景,現在曆曆在目,深深地刻在我的腦子裏了。”
江陽的語調變得有點傷感:“6月底離校,6月20日歡送聯合會。對我們大四的學生來說,這是我們最後的一次大型集體活動了。
選節目、排練、彩排,一絲不苟。每個人都清楚,這不僅僅是一次聯歡會,還是自己大學生涯的一個裏程碑。很多人就要畢業踏入社會了,這可能是他們一生之中最後一次在學校裏麵親自參與的文體活動了。每一個節目都是在精心準備,包括服裝、發型、鞋帽、上下台等等的細節。
那次晚會,主持人都是大四要畢業的。大部分節目的表演者都是大四的。節目從晚七點開始。歌舞、小品、朗誦等等,一個緊接著一個。特別是其中有一個節目,是配合幻燈片與背景音樂播放的朗誦。朗誦的題目就叫‘我的大學’。
幻燈片裏麵,有著典藏的一張張照片和一段段短片。從新生入學報到的那一天開始。人山人海,家人陪伴入校。然後是排隊交錢、整理床鋪、領取生活用品……
接著,是軍訓。清一色的服裝,在烈日下的操場上,練習踢正步。在晚間的拉歌、在宿舍疊豆腐塊。在國慶前的閱兵……
球場上揮汗如雨、灑脫狂奔,贏球時的歡笑、輸球時的淚花……
卡拉OK大賽得獎後一張張燦爛的笑臉……
勤工儉學,一起打掃學校的大禮堂、一起擦拭圖書館的書籍、一起為做家教而去路邊擺牌等待……
上課是講台下一片明晃晃的眼鏡兒……
特別是大四生活,是裏麵的重頭戲。
考研教室裏,堆積如山的學習資料,埋頭苦讀的身影……
足球友誼賽後,隊友教練的全家福,永遠的定格在球門前……
畢業生的書籍,有些送人了,有些擺地攤賣掉:有專業書籍,有很多是考級書和考研書,還有英語磁帶……
人頭攢動的畢業交流會上,尋尋覓覓的西裝革履,在找自己合適的單位……
畢業散夥飯上,觥籌交錯,到抱頭痛哭、失聲流涕……
畢業典禮上,穿袍戴帽身著學士服的笑臉,和恩師的合影……
同學舍友漫步在校園的樓前花間的照片留念……”
略一停頓,楊剛歎道:
“大學生活成追憶,
回首偶爾也惘然。”
江陽也感歎:“印在我腦子裏麵終生難忘的畫麵,就是收拾好行囊離校的一幕幕,還有車站站台上送別的情形,感人至深。
送別舍友時,眼角都有些晶瑩。舍友還是帶笑對我說:‘N年後,我們得開著跑車聚會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