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的楊剛,著墨多的地方,不是他的速錄水平如何如何、打字多好多好,而是重在渲染楊剛之氣:陽剛之氣,一種向上的蓬勃朝氣、無形但是有力。
提到這裏,我想起了一篇文章:《京城男士缺乏陽剛之氣*女強男弱優秀女性難擇婿》,來源
恕我鬥膽,轉引一段:“……北京姑娘的擇偶標準與時俱進。30年前,一身學生藍、相貌端正的**是純樸姑娘心中的白馬王子;20年前,不少姑娘的理想老公是腰纏萬貫的大款;10年前,大學教授、公務員等較受女青年青睞;而現在,一些經濟獨立的知性姑娘其擇偶標準已升華到更高層次,她們看重的是男士的陽剛之氣。
陽剛之氣不是發達的肌肉,不是嘶啞低沉的嗓音,不是娛樂圈裏做作的粗獷,甚至與男人的相貌、社會地位、經濟條件都無必然聯係,那是一種清明的精神氣質,其中肯定包含著深厚的責任感。可惜,北京名利場、交際圈中能撐麵子的男性多得是,真正有陽剛之氣的男子漢卻極稀缺。即使那些考上公務員的名牌大學男生,不少也是稍不留心就露出讓人小看的浮躁之氣。有錢有權的男士能讓普通姑娘動心,在個性姑娘眼中卻可能淡而無味,更別提燃起什麼**了。
養育陽剛之氣需要自尊的事業。北京製造業早成為跨國公司附庸,自主創業也比開放的南方更難,所以學曆較高的男士都把進機關熬官、進外企賺錢當成最好的立身之本。成功的官員與成功的買辦集聚於北京,構成北京主流社會。外資的強勢及官場的規則,都需要男性具備陰柔質量,如水一樣柔軟才能生存。個性、**等都成為職場的奢侈,依附的氣息浸透了男人的精神世界。北京地鐵中常見的中年男性白領皮膚白淨衣衫整潔,舉手投足都帶著訓練有素的職業氣息,可惜體麵的外表難掩疲憊的眼神,棱角早被生活打磨沒了。不能怪男士們少陽剛,他們比女人活得更累。忙著討好上司、忙著拚命賺錢,忙著買房買車,一個個磨得比女人還要心思縝密綿軟,哪有空間養育陽剛之氣?……”
文章寫的是北京。但是北京輻射全國,首都引領中華。那麼,我們不妨撫心自問:什麼時候輻射到我這裏?什麼時候輻射到我呢?嗬嗬。
四
還有的朋友問我:“開篇的小詩‘聽的珠璣後,寫出是錦繡。下的好功夫,方有此成就’是誰寫的?”“皇圖霸業談笑中,天下速錄出我輩。鬥轉星移回首間,一入西點歲月催。這是誰寫的?”
楊剛寫的——嗬嗬。其實這些署名是楊剛的詩句,都是我寫的唄。不止這些,文中的其他角色的打油詩,也是我寫的。
有的朋友看了作品之後說:“你的思想很純真(注意不是幼稚),像是**時期人們的思想,專一又無雜念,不像現在的人。嗬嗬。唉,現在的很多人都缺乏你的氣概呢。”
嗬嗬。我隻是滄海之中一滴水,荒漠之中一粒沙,森林之中一片葉,隻是一個普通的八零後,閑暇喜歡碼幾個字。
有人對我說:“我從楊剛身上看出你來了!”嗬嗬,楊剛是很強的高級速錄師,可以輕鬆的上會記錄,是個帥才;他和同行聯手創辦全國連鎖的速錄服務公司,是個將才。我現在哪有這些本事呢。如果從《打拚》裏麵看出我來,充其量隻是從角色的身影裏麵看到我的半個腦袋,或者是兩隻手吧:就像是連續劇之中客串的小角色閃身而過,毫不起眼的路人甲,而這些角色卻是導演友情出演的,全都是為了烘托男主角的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