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孕期保健,不可忽視的細節和病症(4)(3 / 3)

孕期口腔疾病不但影響孕婦的進食、睡眠,使其焦慮,還會導致關節炎、腎病、眼病等其他全身疾病。孕婦若因進食少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就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孕婦若患中重度牙周病,其早產率(低於32周)是正常孕婦的3~7倍,生產低體重兒率或圍產期胎兒死亡率較正常者高出15%~30%。

胎兒的牙齒在懷孕6周時就開始發育,在此期間如果母親缺鈣,就會導致胎兒出現一些不可逆的改變,如牙齒鈣化不全、釉質發育不全、錯合畸形、唇齶裂、出生後易患齲齒等。另外,口腔病灶中細菌所產生的毒素有可能進入血液循環係統,通過胎盤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甚至導致畸形。

有關專家提醒孕婦,有效刷牙和使用牙線是預防口腔疾病最簡單有效的手段。有效刷牙可以去除口腔內70%的菌斑,還有30%滯留於牙間隙,需要通過使用牙線來去除。孕期少吃甜食和黏性大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可減少齲病和牙周病的發生。

尿路感染

婦女懷孕後,如果發生尿路感染就會威脅到自身及胎兒的健康。妊娠期間內分泌的改變和增大的子宮引起輸尿管功能性和機械性阻塞是孕婦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流產、早產、胎兒發育不良,甚至胎兒畸形。尿路感染可發生在妊娠的任何月份,因為大多數患者無症狀或症狀輕微極易被忽視。所以,應特別引起重視,千萬不可麻痹大意。

孕婦為了自身和胎兒的健康,除平時要注意外陰部清潔衛生外,至少每月,最好是每兩周去醫院檢查一次小便,以便及時發現疾病,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病毒感染

當孕婦受病毒感染以後,可通過胎盤血循環傳染給胎兒,從而造成流產、死產,以及胎兒畸形。而且,胎兒越小可致畸率越高。所以,孕婦完全有必要了解各種可能致畸的病毒,以防止感染,增強防病意識。

1.風疹。孕早期患急十生風疹病可引起胎兒畸形,常見的有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炎、耳聾、先天性心髒病、小頭畸形及智力障礙。2.巨細胞病毒症。可致小頭畸形、視網膜炎、智力發育遲緩、腦積水、色盲、肝脾腫大、耳聾等。

3.水痘。可引起胎兒肌肉萎縮、四肢發育不全、白內障、小眼、視網膜炎、脈絡膜炎、視神經萎縮、小頭畸形等。

4.流感。可引起胎兒唇裂、無腦、脊椎裂等神經係統異常。

5.單純皰疹。可引起小頭畸形、小腿、視網膜炎、晶狀體混濁,心髒異常、腦內鈣化、神經係異常、短指。

胎兒畸形的發生與孕婦在孕期患病早晚有關。胎齡越小則畸形發生率越高。因此,妊娠早期要盡可能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要注意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不接觸傳染病人,減少患病機會。整個妊娠期都應防止受病毒感染,一旦受到病毒感染必然會傳染胎兒,將給胎兒帶來極大的危害。

妊娠中毒症

妊娠中毒症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其症狀表現為踝部水腫明顯,手指變得粗胖,而且體重也增加過多,尿液中有蛋白。

水腫、體重過度增加和蛋白尿這些現象同時出現,是妊娠中毒症的特征,而且,往往還伴有血壓異常升高,表現腎功能異常。若中毒症未得到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後果嚴重的並發症,如子癇。子癇的症狀是各種各樣的,如頭痛、胃部痛和眼前有蒼蠅飛舞的感覺。發現上述症狀時必須立即就疹,以免貽誤治療。因此,孕婦做到以下幾點,就能及早判斷是否得了妊娠中毒症。

1.孕婦懷孕後可以定期稱體重,以便及時發現體重過度增加的現象。

2.妊娠期間要經常化驗小便。在正常情況下,小便中不含蛋白。因此,必須定期化驗小便,以便及時發現尿中的微量蛋白。在妊娠的頭6個月中,每月化驗1次;第7~8個月時,每半個月化驗1次;到9個月時,每周化驗1次。一旦發現小便中有尿白,即使微量也應告訴醫生。在發現蛋白尿之後,小便的化驗應更加頻繁。

3.定期測量血壓。初次懷孕以後,一旦發現血壓升高,體重增加並有尿蛋白就要及時就醫。因為20多歲的年輕孕婦和初產婦容易患妊娠中毒症。到妊娠9個月時應特別小心,因為妊娠中毒症多發生在妊娠末期。

妊娠中毒症的治療方法:一是休息,二是忌鹽飲食。其他治療應根據病情遵照醫囑。

便秘

孕婦患便秘後,輕者食欲降低,加重腸功能失調;重者誘發自身中毒,這是因為體內許多代謝產物要從糞便排出;重度便秘時,在腸管內積聚的代謝產物又被吸收而導致中毒。這對孕婦和胎兒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