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孕期保健,不可忽視的細節和病症(4)(2 / 3)

3.對孕婦來說,生活中最危險的用品當屬微波爐、電磁爐,大多數微波爐在50厘米以內的電磁輻射超標率能達到37%之多,這已經超過了孕婦可以承受的電磁輻射範圍。

根據數據分析,如果懷孕的孕婦還經常使用電磁爐,則造成異常妊娠的可能性會增加。同樣,手機也存在著較大的電磁輻射。而許多人印象中覺得危險的輻射源電視和電腦,則未找到能引起孕婦異常妊娠的因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孕婦臥室家電不宜擺設過多,最好少用或不用空調,並注意定時通風換氣,因為若空調臥室房間空氣過於汙濁,容易誘發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

到擁擠場所活動

由於孕婦身體不便,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安全,盡量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以免發生意外。這是因為:

1.在人多擁擠的地方,孕婦肚子大,一旦受擠,便有流產的危險。

2.擁擠的場所,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孕婦身子不便,最易出現問題。

3.人多的地方空氣汙濁,氧氣稀薄,會給孕婦帶來胸悶、憋氣等不適,影響胎兒供氧。

4.人多擁擠的場所必然人聲嘈雜,噪音大,對胎兒發育十分不利。

5.易傳染疾病。孕婦的抵抗力差,而在公共場所各種致病微生物的密度遠遠高於其他場所,尤其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孕婦很容易染上病毒和細菌性疾病。

所以,孕婦最好不要去影劇院、農貿市場、百貨商場、鬧市等人流過多的場所以及娛樂場所,如卡拉OK、舞廳等,以免感染疾病。

夏季,慎用電風扇

妊娠期婦女新陳代謝旺盛,皮膚散熱量較多,基礎體溫比一般人高0.3℃~0.5℃,所以孕婦比一般人耐熱能力差,夏季更容易感到熱。電風扇是日常的散熱工具,孕婦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孕婦不要長時間吹電風扇。如果長時間吹電風扇,特別是高速的風吹到皮膚上,可使表皮毛細血管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動脈血壓暫時升高,加重心髒負擔。

人體頭部血管豐富,血流量較多,對冷刺激較敏感,容易引起頭痛、頭暈、疲乏無力等不適,如果長時間頭部受冷刺激,麵神經可受刺激產生損害而引起麵癱。

尤其是孕婦出汗較多的時候,孕婦不要馬上吹電風扇,因為此時孕婦全身皮膚毛孔開放,電風扇吹來的冷風極易乘虛而入,導致孕婦受涼感冒,危及孕婦及胎兒的身體健康。

防病治病,平安度過孕期

婦女懷孕後,身體抵抗力降低,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預防和治療,很可能被各種疾病侵襲,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

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是指懷孕30周後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不居枕前位,多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或經產婦。臀位、橫位、斜位、麵產式等均稱之為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的比例最高,是造成難產的主要因素之一。通過定期產前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和糾正。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很多,胎兒的生長、發育及運動皆稟於孕媽媽的氣血,如果孕媽媽身體虛弱不能維係胞胎,胎兒無力正常轉動,則胎位不正;如果母體恣食肥甘,營養過盛,胎體過大,轉動不利,也會導致胎位不正;如果孕媽媽情誌不舒,憂思氣鬱,導致氣機不暢,轉胎不利,也會導致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在懷孕8個月前,頗為常見,孕媽媽無須擔心,因為大部分胎兒在8個月後會很規矩地轉正。事實上,3個月前的胚胎處於浮遊狀態,無時無刻不在變換姿勢。而六個月之前的胎兒,約有一半胎位不正,直到32周以後,胎位不正的比例才降到10%。

預防胎位不正,孕媽媽一定要適當補充營養,保持心情舒暢,定期檢查。

勤用牙線,預防口腔疾病

由於生理和飲食等方麵的原因,孕婦易患口腔疾病,這不僅給孕婦帶來痛苦,還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

孕婦易患口腔疾病是有原因的:懷孕後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上升,孕婦比普通人更易患牙周炎;孕期進食次數和進食含糖食物的增加,為細菌在牙麵上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營養和繁殖場所,而細菌代謝產酸使得牙齒表麵被腐蝕而脫釉,易形成齲齒;很多孕婦不注重口腔衛生,也增加了孕期患口腔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