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孕期胎教,給親子教育墊個好底(1)(2 / 3)

怎樣正確地認識胎教呢?首先,應該了解胎兒的正常生理發育和胎兒的能力。三個月的時候胎兒皮膚已經有壓覺和觸覺了;四個月的時候胎兒有冷覺;五個月的時候胎兒有溫熱覺和味覺;四個月的胎兒就有了聽覺,到了六個月時的聽力幾乎與成人相等;七個月的胎兒有嗅覺;八個月的胎兒才能夠凝視光源。

胎兒的能力是驚人的,從2個月起胎兒就可以在子宮裏運動了,胎兒有習慣也有情緒,更驚人的是胎兒還有記憶,他會對反複的信息刺激產生固定的條件反射,這就是胎兒的記憶。

胎兒的發育和能力為胎教提供了生理基礎。目前推薦的音樂、對話、拍打、撫摸等胎教方法都是有科學根據的。實驗證明:聲音可以傳人子宮;胎兒可以聽到聲音,並對不同聲音產生不同反應;觸動腹壁可以引起胎兒四肢和軀體的活動;經過胎教訓練後出生的孩子,生活和學習能力都較強。

總之,胎教的目的隻是使未出生的胎兒具有良好的素質,為生出健康、聰明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條件。胎教不是孤立的,不是萬能的,而是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和控製,每個人的遺傳基因、身體素質、先天條件、自身的文化修養、環境因素以及父母對胎教實施的程度,都將導致胎教的不同結果。所以,不要把胎教看得很神秘。胎教隻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孩子的素質,不是生出“神童”的唯一條件,也沒有能使寶寶成為超常兒童的神奇胎教方法。

實施胎教的原則

胎教觀點到目前為止仍然存在爭論,無論讚同還是反對,都有自己的理論和觀點。但從生物學角度來講,準媽媽掌握了“適宜、適度、適時”的原則,胎教隻有益處,絕無壞處。

1.適宜

適宜是指對胎兒的教育內容要合適。胎教的方式很多,一定要在合適的時候選擇適宜的胎教,不能抓起來一種就實施,那樣不但達不到開發益智的母的,還可能對被動接受的胎兒構成傷害。

2.適度

音樂胎教較為普及,給胎兒聽的音樂音頻應適當,不要播放聲音很響的高頻聲音,應播放中、低頻聲音為主的音樂,這種音頻與子宮內胎音的頻譜特征基本相同。音量過大的高頻聲波對胎兒內耳發育會產生不良刺激。

3.適時

每次胎教的時間要合適。如每次給胎兒聽音樂或語言交流的時間不應過長,根據各種胎教的情況音樂胎教一般5~10分鍾,千萬不要以為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因為胎兒需要安靜的環境生長,如果胎教時間過長,則容易導致胎兒大腦疲勞並會較多地消耗營養物質。

胎教關乎智商

近年來,胎教在國內外逐漸受到重視,許多研究結果表明,受過胎教的嬰兒,其智商普遍高於未受過胎教的嬰兒。了解胎教與孩子智商的關係,能夠更好地培養健康聰明的孩子。經過胎教訓練的嬰兒雖朦朧期短,但智力發育快,語言能力強,動作協調敏捷。

若在胎齡5個月時就定期、定時為胎兒播放胎教音樂、跟胎兒講話、用手輕輕撫摸胎兒或拍打胎兒等可促進胎兒的感覺神經和大腦皮質中樞更快發育。

用相同的聲音刺激胎兒,可以引起胎兒大腦的初淺記憶。堅持幾個月,出生後的嬰兒聽覺就會比一般孩子靈敏,記憶力比一般孩子強。再加上出生後的營養充分和不間斷的早期科學教育訓練,對孩子的腦發育尤其是智力開發極為有利。

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細胞分裂增殖主要是在胎兒期完成的,它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懷孕的2~3個月,第二個高峰期是懷孕的7~8個月。如果在腦細胞分襲增殖的分裂便可趨於頂峰,為孩子具有高智商奠定了基礎。調查表明,受過胎教(包括音響胎教和運動胎教)的孩子比沒有受過胎教的孩子,其智商和情商有明顯的優勢。

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胎兒並非人們原先認為的母親腹中沒有感覺,而是具有奇異的潛在能力。實驗報告指出,胎齡在4~5個月以上的正常胎兒,已經具備了人的一些感知能力,特別是聽覺、視覺和觸覺開始建立。當7~8個月時,便萌發出意識,具有記憶能力。胎兒的這種感覺、思維和記憶能力,使胎兒有可能與母體進行感情信息的傳遞,建立具有導致暗示作用的情緒聯係,這在孩子出生長大後,仍能發揮很大作用。以上發現可以說明實施胎教是有科學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