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孕期胎教,給親子教育墊個好底(4)(1 / 2)

在懷孕的前3個月,孕婦的生理反應,如惡心、嘔吐、乏力、食欲不振等,往往影響孕婦的心情、情感與心理平衡,表現出煩躁、易怒或易激動、抱怨等情緒。而恰恰此階段是胎教的剛剛開始階段,又是胚胎各器官分化的關鍵時期(胚胎於此階段形成)。孕婦的情緒可以通過內分泌的改變影響胎兒的發育,孕婦在懷孕早期的不愉快心情,往往影響胚胎。因此,懷孕早期保持健康而愉快的心情是這一時期胎教的關鍵。

胎教要從孕婦自我情緒調整和人為地對感官進行刺激兩方麵進行。其實,從懷孕之日起每個孕婦已經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開始了胎教,這就是夫婦雙方(尤其是孕婦)的情緒,對新生命的渴望,對飲食、起居的安排與調整。如果夫婦雙方或孕婦對早孕反應過於敏感和緊張,往往會對懷孕早期的正常生理變化產生焦慮和不安,甚至反感和厭惡。這種情形非常不利於胚胎早期健康地形成,不利於胎兒的身心健康和發育。

孕早期胎教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進行情緒調整,對胎兒進行感官良性刺激。除了孕婦的個人情緒調整以外,可以按照胎兒感覺機能發育的順序,給予胎兒適當超前的良性感官刺激,是這一時期胎教的另一個內容。懷孕3個月時,胎兒已具人形,對外界的壓、觸動作可以感應,孕婦可用輕柔的手法按摩下腹部,或在搖椅中輕輕搖動,通過羊水的震蕩給予胎兒壓、觸覺的刺激,會促進胎兒神經係統的發育。但注意:切勿使用暴力或過於強烈的刺激。

孕婦懷孕到第12~16孕周時,胎兒出現第一次胎動。此時,標誌著胎兒的中樞神經係統已經分化完成;胎兒的聽力、視力開始迅速發育,並逐漸對外界施加的壓力、動作、聲音做出相應的反應,尤其對母體的血液流動聲、心音、腸蠕動聲等更為熟悉。

此時,胎兒對來自外界的聲音、光線、觸動等單一刺激反應更為敏感。胎兒的聽神經與聽覺係統迅速發展,夫婦雙方或孕婦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段時間,有意識地對胎兒進行相應的聽覺訓練。例如:可以給胎兒播放優美抒情的樂曲、把胎兒作為一個聽眾,與他聊天、講故事、朗誦詩歌,尤其未來的爸爸可以與孕婦體內的胎兒進行有意義的對話等。這些方法都可以刺激胎兒的聽覺發育,而且對孩子未來的聽力很有幫助。

此階段神經係統發育迅速,胎兒對觸覺與力量付出很敏感。夫婦雙方可對胎兒進行動覺、觸覺訓練,例如:輕輕拍打和撫摸腹部,與胎兒在宮內的活動相呼應、相配合,使胎兒對此有所感覺;按時觸摸或按摩孕婦腹部,可以建立與胎兒的觸摸溝通,通過胎兒反射性的軀體蠕動,促進其大腦功能的協調發育,尤其可以有助於孩子未來的動作靈活性與協調性。

在這個階段孕婦要注意飲食營養、遠離煙酒,如果能注意避免各種感染和用藥,保持平和的心態、愉快的情緒,就給了孩子一個極好的開端。每天能適當、適度地撫摸腹部,為胎兒做做體操,對胎兒說說話,和他一起聽聽優美的音樂,那麼,胎教就算上路了。

同時,胎兒各器官、係統發育逐漸成熟,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反應更為積極,例如:當用光源經孕婦腹壁照射胎兒頭部時,胎頭可轉向光照方向,並出現胎心率的改變,定時、定量的光照刺激是這個時期的一個胎教內容。

懷孕晚期,孕婦常常動作笨拙、行動不便。許多孕婦因此而放棄孕晚期的胎教訓練,這樣不僅影響前期訓練對胎兒的效果,而且影響孕婦的身體與生產準備。適當的運動可以給胎兒軀體和前庭感覺係統自然的刺激,可以促進胎兒的運動平衡功能。為了鞏固胎兒在孕早期、孕中期對各種刺激已形成的條件反射,孕晚期更應堅持各項胎教內容。

胎教的方法很多,但要科學的進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胎兒不同的發育時期采取不同的方法。

懷孕1個月胎教

妊娠第一個月的胎教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散步是孕早期最適宜的運動。散步有利於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提高神經係統和心、肺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加強肌肉活動;肌肉能力的加強,為正常順利分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散步是增強孕婦和胎兒健康的有效運動方式,孕婦應堅持每天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