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孕期胎教,給親子教育墊個好底(5)(2 / 2)

與胎兒對話是訓練聽覺能力和建立親情關係的最主要手段。妊娠到8個月不僅可以在7個月的基礎上繼續有計劃地繼續進行對話,還可結合實際生活出現的各種事情,不斷擴大對話的內容和對話的範圍。

孕媽媽可以把生活中的每個愉快的生活環節講給胎兒聽,通過和胎兒共同生活、共同感受,使親子間的紐帶更牢固,並且為今後智力發展打下基礎。使胎兒對母親、父親和其他人有信賴感、安全感,增強生活適應能力強,深深感受到人間的幸福。

分娩即將來臨的時候,孕媽媽可以主動與胎兒進行溝通。比如可以告訴胎兒:“我的小寶寶,不久以後你就要出來了,媽媽好盼望這一天。你一定很想和媽媽見麵了,是嗎?”或者與丈夫一起對胎兒說:“爸爸媽媽為了迎接你的誕生,已經準備了整整10個月。外麵的世界很美麗,你一定喜歡的。”等等。這些親切的語言可以促進情感的建立和心靈的溝通。

懷孕9個月胎教

美育能陶冶性情,淨化環境,開拓眼界,具有奇妙的魅力。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美,把美的信息傳遞的過程就叫做美育。美育是母親與胎兒交流的重要內容,也是淨化胎教氛圍的必要手段。

對胎兒的美育胎教就是音美、色美和形美的信號輸入。輕快柔美的抒情音樂能轉化為胎兒的身心感受,促進腦細胞的發育。孕婦一定要多多走進大自然,領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大自然對促進胎兒細胞和神經的發育十分重要。另外,孕婦可欣賞一些繪畫、書法、雕塑以及戲曲、影視文藝作品,接受藝術美熏陶的時候,孕婦可把內心的感受描述給腹中的胎兒。

妊娠9個月,距預產期越來越近,孕婦一方麵會為寶寶即將出世感到興奮和愉快,另一方麵又對分娩懷有緊張的心理,麵對這一現實,怎樣讓孕婦始終保持一種平和,歡樂的心態,直接關係到胎兒的健康成長,從胎教的角度千萬不能不聞不問,一定要倍加關注。

首先,丈夫要在感情上關心、體貼妻子,其次要在思想上寬慰。認真做孕婦的心理保健,主要包括:

1.產前的心理準備

分娩前的的心理準備遠遠勝過了學習各種知識及練習,許多準父母沒有意識到他們麵對的問題,因此一旦麵對這些問題時很無助。但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做過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心理準備後,他們便得到了更大範圍的心理保護。

2.產程中的心理支持

產痛是分娩過程中受注意的中心。在進行長時間的分娩心理準備時,應該讓婦女真正了解產痛的意義,消除對母子的負麵影響,並讓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體驗,有利於調整隨後的母子關係。

3.產後的心理支持

母子關係是“二合一”的關係。寶寶作為一個成熟的個體,母親必須行使“支持功能”,保護孩子免受過分的外部和內部的壓力。新生兒散發出的起始的幼稚情感,如高興或不高興,隻有在得到母親的接受後,其情感才能發展。

因此,在嬰兒出生後,要全力支持妻子,並給她提供最好的條件,讓妻子全力撫養嬰兒。

懷孕10個月胎教

對於分娩,不少婦女感到恐懼,猶如大難臨頭,煩躁不安,呻吟,甚至驚慌,無所適從,這種情緒既容易消耗分娩體力,造成宮縮無力,產程延長,也對胎兒的情緒帶來了較大的剌激。

生育作為一種十分正常的自然生理過程是女性的本能,也是做母親的終身難忘的幸福時刻。

胎兒在母親肚子裏已9個多月了,由一個微小的細胞發育成3000多克左右的成熟胎兒,他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母親的子宮內,他要勇敢地穿過產道投奔到外麵精彩的世界裏。

在分娩過程中,子宮是一陣陣收縮,產道才能一點點地攻開,孩子才能由此生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母體產道產生的阻力和子宮收縮幫助胎兒前進的動力相互作用,給產婦帶來一些不適,這是十分自然的現象,不用害怕、緊張。母親的承受能力、勇敢心理,也會傳遞嬰兒,是胎兒性格形成的最早期的教育。

產婦此時心中應盡量做到心理放鬆,全身就會放鬆,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為孕婦做一些產前按摩,促進子宮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