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工作兩不誤(1)(1 / 1)

安胎保胎,勞逸結合有講究

懷孕後,不要急於辭職,適量地工作對母子健康都有益,但也要避免一些不利的工作環境,如接觸有放射線和電磁波的工作、重體力勞動等。另外,孕期工作要以胎兒的安全為第一考慮,做到勞逸結合,避免身體受到意外的傷害而引發流產。

準媽媽勞動和工作宜量力而行

準媽媽妊娠後不應該拒絕一切活動,力所能及的勞動對準媽媽是有益處的。它可以增加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母子健康;還有利於分娩順利,減少難產發生率。但由於妊娠後母體內發生了許多變化,各種器官負擔加重,工作時若不量力而行,易發生意外或

得病。

妊娠期間,一般可以照常參加工作和勞動。在城市,一般家務勞動都比較輕,除注意不要提水、登高外,簡單的家務都可以做。但工作環境及工種各有不同,應注意不做使用爆發力的工作、有被擠被撞危險的工作、水中作業、高空作業、有毒汙染環境的工作及接觸放射線的工作,妊娠7個月左右應避免上夜班。在農村,準媽媽可以做一些家裏、田地裏不太重的勞動,要避免過重的勞動和劇烈的運動,如挑擔子、背東西、推碾子、拉磨、插秧、割麥子(或稻子等),不應該蹲著、站著或彎腰幹活。避免登高、走遠路,尤其不能做噴灑農藥、施化肥之類的工作。因為農藥或化肥中有害物質吸入後會影響母嬰健康,有的還會引起流產。

準媽媽在妊娠期間易感疲勞,勞動、工作都要量力而為,如感到腰疼或腹部下墜,應立即休息。

準媽媽宜避免的工作環境

女性懷孕後,應回避對身體不利的工作。除了注意避免勞動強度過大的工作外,還要考慮職業對胎兒的發育有無危害,必要時應調換其他的工作崗位。為了母嬰健康,準媽媽應避免下述工作和環境。

⑴避免接觸刺激性和有毒的化學物質

如避免接觸鉛、鎘、汞、錳、甲基汞、苯、甲苯、二甲苯、汽油等的工作。經常接觸這些物質可導致流產、死胎,以及有可能導致寶寶將來智力低下。

⑵避免接觸農藥

農藥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黏膜吸收而進入體內,而易導致胎兒畸形或死胎。

⑶避免接觸有放射線和電磁波的工作

包括操作電子計算機、放射科醫務人員等。妊娠早期的女性最好暫時調離這些工作崗位,以免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⑷避免不良工作環境

避免在高溫、低溫、濕度過大及有強烈噪聲的工作環境下工作。

⑸避免重體力勞動和震動的工作

如搬運工作及過重的體力勞動,劇烈的全身振動或局部振動的工作,如使用風動工具及機械操作等。

⑹避免長時間站立的工作

如售貨員、電梯服務員、招待員等,即使在辦公室內進行較輕鬆的工作,也不要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應定時休息,活動活動手腳。

準媽媽忌急於辭職

許多職場準媽媽都會在懷孕後選擇辭職,在家待產。其實沒必要。一般來說,如果準媽媽不是從事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作,在孕期是可以堅持繼續工作的。和友善的同事一起工作,上班族準媽媽可以得到身心兩方麵的調劑,更利於健康。

事實上,一些準媽媽在辭職後,整個人一下放鬆了下來,整天無所事事,會覺得非常無聊。朋友和家人也不可能天天在家陪你,所以隻能每天在家躺著或坐著,時間無法打發,很可能還會導致準媽媽的生活作息規律紊亂。這樣對準媽媽的心理狀態也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