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忌食山楂(1 / 1)

山楂,又名山裏紅、紅果、胭脂果,有很高的營養和醫療價值。山楂性微溫,味甘酸,入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驅蟲之功效;對肉食積滯效果尤佳。

許多女性在懷孕以後,經常感到惡心、嘔吐、食欲減退,愛吃帶有酸味的食品。雖然帶有酸味的食品可以緩解準媽媽出現的惡心、嘔吐等現象,但並非所有的酸味食品都適合準媽媽食用。山楂就是準媽媽在孕早期不該吃的酸味食品,因為山楂可以刺激子宮收縮,有可能誘發流產的風險。但在臨產時吃山楂有催生之效,並能促進產後子宮複原。

準媽媽忌吃荔枝、桂圓

從中醫角度來說,女性懷孕之後,體質一般偏熱,陰血往往不足。此時,一些熱性的水果如荔枝、桂圓等應禁忌食用,否則容易產生便秘、口舌生瘡等上火症狀,尤其是有先兆流產的準媽媽更應謹慎,因為熱性水果更易引起胎動不安。

準媽媽忌多吃柑橘

柑橘品種繁多,有甜橙、南橘、無核蜜橘、柚子等。它們都具有營養豐富、通身是寶的共同優點。其汁富含檸檬酸、氨基酸、糖類、脂肪、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是準媽媽喜歡吃的食品。吃鮮果時,最好連橘絡(附在肉上的橘絲)一起吃下去。橘絡有理氣化痰的功效,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

但是,柑橘好吃,不可多食。因為柑橘性溫味甘,補陽益氣,過量反於身體無補,容易引起燥熱而使人上火,發生口腔炎、牙周炎、咽喉炎等。準媽媽每天吃柑橘不應該超過3隻,總重量在250克以內。

準媽媽忌多吃柿子

柿子性寒,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鎮咳、祛痰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動脈硬化、痔瘡便血、大便秘結等症。其營養及藥用價值均適宜準媽媽適量食用。尤其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準媽媽可以“一吃兩得”。

柿子雖然有很好的營養及醫療作用,它也有不足之處。柿子有澀味,吃多了會感到口澀舌麻,收斂作用很強,引起大便幹燥。遇酸可以凝集成塊,與蛋白質結合後產生沉澱。所以準媽媽可以吃柿子,但是不可以多吃。

溫馨小提示

菠蘿含糖量較高,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準媽媽少吃為妙,以免攝入過多糖分。如果準媽媽貧血還應該少吃石榴。

準媽媽吃獼猴桃宜謹慎

獼猴桃營養豐富,素有“果中之王”的美譽。愛美的準媽媽們可多吃些獼猴桃,就不用擔心懷孕後自己白皙的臉龐被黃褐斑“入侵”了。的確,獼猴桃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使皮膚保持白皙。

但是,獼猴桃雖好,但並非人人皆宜。由於獼猴桃性寒,故脾胃虛寒者應慎食,經常性腹瀉和尿頻者不宜食用。食用時間以飯後1~3個小時較為合適,不宜空腹吃。先兆性流產現象的準媽媽千萬別吃獼猴桃。

孕期忌把水果當飯吃

水果口感好,且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有的準媽媽為了生個健康、漂亮、皮膚白淨的寶寶,就拚命吃水果;還有的甚至將水果當主食,這樣做違背了準媽媽的飲食原則。

過多地攝入水果,而不吃蔬菜,直接減少了準媽媽纖維素攝入量,造成孕期便秘。水果普遍含糖量較高,其中的葡萄糖、果糖經胃腸道消化吸收後可轉化為中性脂肪,如果吃得太多,會導致準媽媽體重增長過快、胎兒過大,從而增加順產的難度,同時還會使準媽媽體內糖代謝紊亂,患上妊娠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危害準媽媽和胎兒的

健康。

吃水果宜掌握攝入量和時間

準媽媽要控製水果的攝入量,每天不要超過500克,同時盡量選擇含糖量較低的水果,如桃子、柚子、生香蕉(略青的香蕉)、蘋果、梨、橘子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西瓜、獼猴桃、葡萄、熟香蕉等,每天不要超過200克。

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飯前1小時和飯後2小時,盡量不要在晚上睡覺前吃水果,以免充盈腸胃,影響睡眠。

吃水果時要細嚼慢咽,這樣不僅有利於消化,還有利於最大化發揮水果的功效。

過敏體質的準媽媽忌吃芒果

芒果性屬濕熱,中醫認為,食物的屬性不但分為熱、濕、寒、幹四大類,而且大多數為混合性,即幹熱、濕熱、濕寒、幹寒,屬性強弱程度也有不同。芒果就是非常濕熱的一種水果。

凡懷孕前月經有黑色血塊、身上有瘡毒或濕疹、春天容易拉肚子、嘴唇紅老是上火,這樣的準媽媽絕對不能吃芒果。

芒果是熱帶水果,本身就有熱毒,再加上濕熱兼並,很容易讓孩子將來發熱毒得濕疹。另外過敏體質的準媽媽不可以吃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