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進化論的觀點,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質進化而來的。
現代生存的各種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在進化過程中,生物種類和數量由少到多,生物結構和功能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海生到陸生,生物由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多細胞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一步步向前進化。生物成功地登上陸地生活大致發生在寒武紀以後。
生物登陸以後,由兩棲類逐漸進化到哺乳動物。因此,哺乳動物屬於高級動物。現在人們一般認為,海洋哺乳動物是哺乳動物的一部分,由於某種原因又重新返回到海洋,所以說海洋哺乳動物都是從陸上重新返回海洋的。但是,如果按照這一觀點,極地的環境條件與海獸集中的事實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認為極地海獸都是從陸上重新返回海洋的,那麼,海獸在重返海洋之前作為陸獸生活在極地,但這些海獸的祖先如何能在極地嚴酷的環境中生存呢?如果認為它們是從較低緯度遷移過去的,為什麼會集中於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的極地?南極大陸作為一個“孤懸”的大陸,海獸的祖先顯然無法通過波瀾壯闊的南大洋。由此看來,以上觀點難以自圓其說。筆者認為:海獸很有可能一直生活在近海甚至深海中,至少它們中的一部分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海洋。
有關極地海獸的研究還比較少,但它們的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正引起人們的關注:科學家們發現,因紐特人長年以海魚為生,肥壯的海獸是他們的普通食物,他們平時也很少吃青菜類食物,但卻很少得癌症等疾病。有人還發現,海獸體內某些活性固醇類天然化合物可抑製癌細胞生長,因而對血癌、肺癌、直腸癌等有療效。另一方麵,由於海獸可當做多種食物和用途,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且當今遠洋捕撈技術的提高,一些國家和商業機構不顧全世界反對的呼聲,大規模地獵殺海獸。由於極地海獸繁殖和生長速度都很慢,它們麵臨著嚴重的威脅,有些品種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獵殺導致滅絕。因此,積極保護和加緊研究極地海獸是全人類迫切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