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國宋城集團的董事長黃巧靈開始建宋城的時候,反對的人多,讚成的人少。但是,黃巧靈卻獨具慧眼,堅持下來了。他認為,再現千年風情的宋文化主題公園,必然會引起旅遊者的追捧。1996年5月18日,宋城開業了!出人意料的是,開園當天就吸引了6萬遊客,到1996年年底,宋城的旅遊收人就達到4000萬元。正是憑著自己對旅遊行業的敏銳眼光,黃巧靈打開了阿裏巴巴的寶藏,宋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黃巧靈說:“我們是這樣把握的,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好,我們這件事情全部砸了,對我們公司會怎麼樣?我們做最壞的打算。對公司有影響,但不會傷筋動骨,咱們就幹。”
也許有人會說,剛開始就做好最壞的打算,這不是對自己缺乏信心嗎?事實上,這種心願是美好的,任何一個經商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每一項投資行為都能成功,沒有失敗。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許多時候,外界的因素往往會影響你的決策及事情的發展。比如天災、政策的幹擾、經濟蕭條等。這些因素是不可能順應一個人的願望的。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你沒有做好最壞的打算,首先,你在心態上就會無法接受,從而導致你精神委靡,更有甚者,會影響你的下屬的士氣,導致整個團隊缺乏抵抗危機事件的能力。其次,由於你沒有做好準備,無法在瞬息變化的社會中及時作出補救的決策,從而失去最佳的解決方法,造成更大的損失。
由此可見,做好最壞的打算,實際上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冒險,又給自己留有退路;激進,卻提早想好應對措施,這種經商的態度實際上給成功加了一道保險。
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不管將上麵的那句話做何種解釋,它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人要有憂惠的危機感。借用現代的流行語言來說,就是要有生存的危機意識。因為,你自認為自己的命好,但是運氣並不一定就好,就算運氣好,也不一定就能獲得成功。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要滅亡;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垮掉關門;一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必會遭遇到不可預測的失敗。
因此,我們要有一種危機意識,在心理及實際行為上都要有所準備,好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如果沒有準備,不要談應變,光是心理受到的打擊就會讓你手足無措。有危機意識,或許不能把問題徹底消滅,但卻可以把損失降低,為自己留得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