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遙望(3 / 3)

這想法讓她覺得欣然,不覺便露出笑容來,卻忽然聽得樊素在耳邊問道:“裴姑娘方才那般問我,那我也想問問裴姑娘,若你有愛慕之人,卻也到了學士那個歲數,難道裴姑娘會棄他而去不成?”

拾音心中一緊,眼前立時出現那菩提寺中王維的麵容,那時他雖不至垂垂老矣,卻也是人至中年,且憔悴不堪,而自己那時看到他,隻覺得滿心都是憐惜,何曾想到過一星半點的嫌棄?況且自那次分別以來,她對他的感情與思念,也隻比從前更甚……

於是她慢慢搖頭,坦然看著樊素的眼睛微笑說道:“不,決不會。我隻是沒有福氣伴他到老,否則無論他成了什麼樣子,哪怕他已是白發蒼蒼,步履維艱,在我眼中,也與他年少時的鬱美風姿沒有任何區別,如果可能,我也願如素姐姐你一樣,陪在那個人的身邊,直至終焉……”

樊素驚訝地望著她的笑臉,一時竟默默無言。原本她一直以為拾音年歲不大,且出身清白,除去那佛珠曾令拾音動容,平日裏拾音極少提起自身情感之事,她便一直以為拾音是芳心初動,但仍待字閨中的小女孩,剛剛那一番問話,她也隻是隨意提起,卻如何也沒想到拾音這般回答,而她這答案之中,又莫名地帶了許多滄桑與悲涼意味……

她凝神垂目,不經意間忽見拾音正露於衣袖外的手肘上空無一物,不由微露詫異之色,拾音發覺了,抱歉地對她笑了笑道:“對不起,素姐姐,我將你好意贈給我的佛珠……又送給他人了。”她說著,仰首望天,今日正是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她微微閉目,仿佛在享受湖麵之上拂來的涼風:“我還沒謝謝你,那佛珠真的引領我見到了我曾錯過的那個人……而對於他從前為我做的一切,我無以回報,唯有摘下那佛珠相贈,希望他與他的夫人……能夠白頭偕老……”

拾音離開白府時,並無多少行李,謝絕了白居易他們的相送,她孤身一人順著香山的小徑向著城中而去,一邊在心中漫不經心地想著,接下來自己該去何處,是在這洛陽城中再做逗留,還是去到……去到長安,再去看一眼輞川呢……

這想法讓她不禁苦笑起來,抬眼間卻發現前方有座小酒樓。她下山時正值中午,行到這洛陽城東已被太陽曬得出了一層薄汗,想了想,她便向著那酒樓走去,欲問店家要杯茶水解渴。

那店家見她一個年輕姑娘趕路,倒是分外熱情,不僅端給她茶水,還為她備了竹凳放置在門外蔭涼處,拾音心中感激,便露出由衷笑容來道謝。

卻想不到那店家見她一笑之下竟有些怔住,還眯起眼睛來仔細打量她。拾音見狀,疑惑地指著自己問道:“我怎麼了麼?”

“啊!”那店家趕緊搖頭,笑道:“沒有!是我剛剛見姑娘一笑,和在我店裏幫忙賣酒的一個人很是相像……”說著,他忽然回過頭去,衝著店內叫道:“好好!張好好!”

隨著他的叫喚,有位荊釵布裙的年輕女子急急從內而出,那店家便指著她對拾音笑道:“就是她了!”

那女子有些茫然地睜大眼睛望著拾音,拾音也正細細觀察她。見她年齡與自己相仿,也就二十上下,容貌標致,身形婀娜,雖著一身舊衣,麵上也因為生活的辛苦,而帶了隱隱的疲憊憔悴之色,卻依然能從中窺見她昔日“玉質隨月滿,豔態逐春舒”的花容月貌。

“這位姑娘……你……你找我?”她不安地站了一會,怯怯地開口。

拾音友好地對她笑了笑:“不……是你們掌櫃的告訴我,說姑娘你笑起來跟我很像。”

“啊……”她似乎被拾音這句話說得有些愣住,臉上卻在那瞬間露出懷念神色,輕聲道:“好幾年前……也有位公子對我說過類似的話,他說我笑起來的時候,和他一直在找的那個人很像。”

語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拾音留心看著她的笑容,忽然說道:“姑娘名喚張好好對吧?他……那位杜公子,你很快就會遇見他的。”

“咦?”張好好聞言一怔,詫異地望向拾音,正想開口說什麼,恰好這時內裏有人喚她,她便匆匆對拾音道:“姑娘,你等等,我去去就來!”

她飛快地忙完手中事,立刻又跑去門口的樹蔭之下,可剛剛站在那處對她微笑的少女已不見了,隻剩下她還未來得及喝完的半杯茶水,好好地擱在那竹凳上。

“奇怪……”她喃喃著四下張望:“明明剛剛還在這裏的……這麼快就走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