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高考作文:想說愛你不容易
五月第二次模擬考試,唐戈的作文引起軒然大波。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她引用美國阿拉斯加保護區狼和鹿的競爭故事開篇,體裁突破了記敘議論兩大範疇,敢於寫應用文中的調查報告。周文元老師僅僅給了十六分的離題辛苦分,第一他沒時間看完,上午八點到十二點下午一點到五點,共八個點,他要批六百四十八份卷子,平均每個點八十份,每分鍾大約一篇半,他還要抽煙、喝水、說話、上廁所、中途休息,所以他大體上沒時間看完。第二他不欣賞創新的作文,雖然高考體裁不限,但學生能寫的隻有記敘和議論,小說戲劇散文歸為記敘,老師們認為有本事的為之,無本事的不要勉強,詩歌一票否。認為中規中矩,不要鋌而走險冒尖。這是以周文元為代表的一派。鍾銘袁嘯天認為唐戈的作文體裁另辟蹊徑,題材新穎,不是傳統的舊材料的簡單羅列和加減堆砌,而是數據詳實,結論令人矚目,是新的社會實踐。而且這篇文章的現實意義,憂國憂民,溢於言表,與當今社會一味歌功頌德或一味揭露黑暗形成鮮明對比。風格冷峻凝重,發人深思。是一篇佳作,分值在五十二到五十六分之間。
爭論很快白熱化。
首先內容上,周文元指責的是一家之言,故弄玄虛,嘩眾取寵,論據是個人的,沒有論證過。
唐戈問卷調查,三十戶城鎮居民糧食儲備人均僅是二十一天,勉強一月。城鎮居民一百一十萬,約占鳳凰三分之一人口。走訪鄉村十戶,糧食儲備人均十三點六個月。國家糧所儲備,有名無實,三家私企糧食不足三百八十噸。假設推論,若災害半年,不足以引起災荒,但物價飛速上漲,社會不穩,引發動蕩。若一年……三年……世俗之人說是杞人憂天,今年災害明年補,黑了北方有南方,黑了中國有外國。三年自然災害的警鍾應在我輩頭頂敲響,否則人吃人餓死人的災難在地球上演,絕非嘩眾取寵,聳人聽聞。嚐一臠肉,而知一羹之調;解剖麻雀,方知五髒俱全;一葉知秋。我從天下太平,看到了和想到了危機感,居安才能思危。難道三年自然災害的教訓不夠深刻嗎?忘記曆史意味著背叛。曆史上……國際上……
袁嘯天說,誰的論據論證過,不都是你引用後我引用?
論戰很快升級,對高考作文的看法。
鍾銘說:“我不否認高考是選拔性測試,常規做法,以穩為主,首先它是篇文章,在這基礎上追求發展等級,如結構布局獨特,語言雅致個性,思想新穎深刻上下功夫。自然奇就險,冒險就要付出代價,以憂患報告為例,我給分在一類文行列,而周老師隻給五類文分,平均三類末,這就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像唐戈的作文,有人就充當了劊子手,扼殺創新人才。”袁嘯天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矛頭直指周董。
“這是輿論導向問題,你這樣宣傳,語文砸鍋,誰負責?”周文元論戰起來毫不示弱,並非老態龍鍾,“這要以黨性原則、考生前途、學校形象之高度來認識。”
周董動了肝火,袁嘯天就笑了,他一個教曆史的真喜歡攪局,喜歡踩周董的貓尾巴,等周董淒厲凶猛的慘叫,他就幸災樂禍。
“我課堂講的是應試作文,遵命文章,也叫新八股,媚文。你用十二年的語文功力,怎樣贏得閱卷老師三十秒的青睞,這就叫成功,成功是不問英雄出處的!千字左右,七至九段為佳,要有一組排比兩句名言三個詩句四處對偶五處成語,記敘文要有六處描寫……”周董歇斯底裏。
鍾銘不語,他上課也是這麼講的,周董這一套還是鍾銘總結的呢。鍾銘認為,這是學術問題,對創新個體的創新火花要鼓勵,從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然道不同不相與謀。
“同樣作文,老師高考時我怎麼辦?”唐戈問。
“大膽做。死不就一回嗎!”鍾銘堅定的神態。
學生是一個思想家,不,至少是一個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