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帝王的存在形式(5)(1 / 1)

皇帝是整個帝國的大化教主。在帝國的各種官方崇拜中,在所有的細節上追求嚴格的象征,在總體上則追求和諧、華麗的效果。帝王主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義乃在於帝王是秩序之所係,潛在的危機則有賴於帝王的恭謹禮祭及象征性行為而消除。祭祀所體現的等級和禮儀的重要性,曆來就受到極大的關注,並且不得有絲毫馬虎。帝國時代的祭祀特別強調等級和儀式的細節,其靜態的秩序象征和動態的肅穆程式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形式主義的強調對應於外在宇宙的秩序而超越一切。這種關注和強調,持續深入到帝國時代的崇拜和祭祀活動之中。《史記·禮書》根據漢帝國的祭祀活動,概述說:

大饗上弦尊,俎上腥魚,先大羮,貴飲食之本也。大饗上玄尊而薄酒,食先黍稷而飯稻粱,……故尊之上玄尊也,俎之上腥魚,豆之先大羮,一也。利爵弗啐也,事俎弗嚐也,三侑之弗食也,大昏之未廢齊也,大廟之未內屍也,故始之未小斂,一也……三年哭之不反也,《清廟》之歌,一倡二三歎,具一鍾尚拊膈,朱弦而通越,一也。

大饗是祭祀先王、天帝的大典,用什麼祭品,用什麼祭器,用什麼樂器奏什麼音樂,都有著嚴格的象征意義。其行儀之規,陳設之法,用祭品、祭器之講究,曆代無不詳加規定,特別是對祭天--這種帝王特殊的祭祀,重視有加。如《唐開元禮》規定,皇帝“冬至祀圜丘”的禮儀,首先是煩瑣的“齋戒”,而後是格式化的“陳設”。

皇帝冬至祀圜丘儀

齋 戒

前祀七日,皇帝散齋四日,於別殿致齋三日,其二日於太極殿,一日於行宮前。致齋一日,尚舍奉禦設禦幄於太極殿西,序及室內,俱東向,尚舍直長,張幄於前,楹下至齋之日,……水三刻,皇帝服袞冕,結胈乘輿出自西房,曲直華蓋,警蹕侍衛,如常儀。皇帝即禦座東向坐,侍臣夾侍如常。……前祀一日,諸衛令其屬未後一刻,各以其器服導壝,與太樂工人俱清齋一宿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