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官員的裏裏外外(23)(1 / 1)

帝王擋不住的搜刮風

清末文廷式《聞塵偶記》還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道光皇帝補個褲子,居然花掉了“四百金”。

宗(道光皇帝)天性儉樸,所禦套褲當膝處穿,不欲改為,飭人補之,然內務府開銷補價,凡用寧綢數十匹,共價四百金。又聞瑞文端嚐總管內務府。適辦穆宗(同治皇帝)大婚,需用大櫃四具,司員開價六萬餘,文端嫌其太多駁之,而大櫃遂不可得。旋被嚴責,急如前數又加數千而後得之。文端因是恚而致疾。而工程則侵蝕尤巨,即頤和園工程已費至二千萬,知者以為實到工之款不及六百萬金。是以近時內務府司員之驟富者屢被彈劾,上亦盡法懲治之,然每每中止,欲求其悛改,難矣。

皇帝補個褲子,用綢“數十匹”,耗資四百金;皇帝結婚用的四個大櫃子,要六萬餘金。皇帝要造園,兩千多萬,實際用到工程上的還不到六百萬金。皇上所用可真是皇家禦物,堪稱極品,這種花銷,之所以成為常態,是因為層層搜刮、層層盤剝的方式,已成為官員的生活方式,即使是皇帝自己,也已無可奈何。以此推之,曆史上的皇家禦物,多半是這種超值產品的集中地。這是官僚對皇帝也可層層搜刮的典型,而對下的搜刮又是何其相似。有一個寓言故事是這麼說的:

某地一村民撿得鳳凰蛋九枚,欲獻給皇帝,於是先交到縣官處,縣官自留三枚,將剩下六枚交到省上,省上長官又留三枚,將餘下三枚交給皇帝。皇帝收到三枚鳳凰蛋,大喜,下詔,賞該村民九千金,到省上長官手中先扣下三千金,到縣官手上縣官又扣下三千金,最後落到村民手上就隻有三千金了。史書上記載此事,說:“某年月日,村民某獻鳳凰蛋三枚,帝王賞九千金。”民間傳說則說:“某年月日,村民某撿鳳凰蛋九枚,都獻給了皇帝,得皇帝賞賜三千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