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官員的裏裏外外(24)(1 / 2)

首頁新聞軍事文化曆史

首頁>社科總館>曆史雜談>皇帝治下的中國>貳官員的裏裏外外(24)

貳官員的裏裏外外(24)嚴光輝雲南人民出版社

將這個故事應用到帝國官僚生活的實際中,就是說在這種正麵的交易中,官僚的克扣已成為常態,最重要的還在於上、下之間兩種情況的無法銜接。用於帝國的官僚運作中,可以說,帝國實收財政與官吏實收稅收之間有巨大的空間,即使有帝王明諭,下層納稅者,也無法抗拒官僚的額外攤派。

因為在帝國的生活現實中,官員的生活隻有靠上司督查,此外,他不會受到任何製約,所以官僚之克扣搜刮,中飽私囊已成為常態,對付上司的督查,就可能轉換為對付上司的盤剝。恰如帝王將一大堆金銀財寶放到官員的前麵,然後返身離去,至於該官員如何處理這一大堆財寶,就隻有憑他的道德良心了。這種製度,隻會造成層出不窮的、不怕死的官員前赴後繼走上搜刮之路,即使殘殺貪官的朱元璋,拿剝下的貪官人皮放在縣衙懲戒官員,也阻止不了浩浩蕩蕩前進的搜刮隊伍的腳步。

下層百姓在帝國的規則中,注定是製度的弱者;在與官僚的對抗中,注定是失敗者。古往今來的冤案故事中的主角要想討公道,所花代價之大,有的傾家蕩產,有的甚至遭滅門之禍。這種情況實在太多,因為製度的製定早已注定了他們的命運,不甘忍受者隻有付出這種慘重的代價,而絕大多數人隻有聽從命運的安排,自認倒黴(許多外國觀察家,早就注意到,中國人是溫順的、彬彬有禮的。實則,這種規則下,要想安穩生存,隻有溫順馴服,否則付出的代價極為慘重)。而另一方麵,在中國曆史上往往又充滿著野蠻殘忍的殺戮,這種矛盾的現象,常常不能得到解釋。實際上,之所以出現這種極端行為,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作威作福者與溫順馴服者這種社會格局的製度剛性。在中華文化的常識中,每一個故事都在暗示我們,隻要攀上高位,就能對下作威作福;隻要身處底層,就得溫順馴服。當溫順馴服換來的是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時,隻有利用極端的方式挑戰現存秩序,因為在現存秩序中不存在兩極之間通過談判、討價還價解決問題的途徑,任由矛盾不斷累積,最後隻好殺上龍庭,又在一個戰亂中緩和了衝突與矛盾的情況下,以同樣的規則建立起新的王朝,從而不斷上演朝代循環的曆史。

上章下章 [←]快捷鍵快捷鍵[→]

回到目錄回到讀書首頁

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宗:最具改革精神的皇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宋代的繁榮與文明呢?

李鴻章政改筆記:大清官場筆記自揭裱糊匠一生吾國吾民最缺者,乃是踏踏實實把現居之屋裱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