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後記(5)(1 / 2)

三是朋友和親人給你的寶貴資源。我有幾個朋友,都不是寫作圈裏的人。她們很會生活、工作。都是我作品的第一讀者。她們直爽,感覺不好就說,還說得很難聽。不刺痛都不算說。但是話有道理,我會修改和調整。因為我的作品就是寫給生活中的她們讀的。在我少年的時候,有位朋友很會寫信,對新環境新朋友的描述很逼真,很精彩。還有幾個朋友都是很有趣的人。永遠沒有距離感。和她們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一種享受。我曾經對她們講,人分兩種:就是有趣的人和無趣的人。我喜歡有趣的人。她們新鮮的語言,使我獲得營養,我的作品,也反過來使她們快樂。還有家庭。作為警察家屬,生活給你的巨大壓力,無邊的孤獨,精神的緊張,一夜一夜的胡思亂想,自己嚇自己……無處排解。而看書寫作,可以達到忘我,舒緩情緒,變得鎮定堅強。寫親人的文章,他們更是不客氣。讀完,不說話,那就是不好。他們不希望你寫得他們。而我就寫,純粹是苦中取樂,逗悶子罷了。也算是給孩子造個可以留紀念的玩具。去年一個夜晚,22歲的兒子才開始翻看我為他造就了20多年的玩具《鶴望蘭》。早上,他對我說:媽媽,我真愛你!你的書讓我流了眼淚。

四是和編輯導師高手的奇遇。按相識的順序:像雷濤,和穀,潘飛,王維鈞,張月庚,葉廣芩,賈平凹,池莉,陳忠實,穆濤,李星,姚逸仙,紅柯,曹文軒,朱鴻,吳克敬,楊樂生,周豔芬,王芳聞,楊瑩,閻安,莫申,冷夢,張虹,暢廣元……等等。很奇怪,為什麼我會和他們相遇?他們都是我的好老師,好編輯,好評論家。我和他們在一起,隻能是寫作的事情多些。在體育,一個好的運動員,需要許多好教練,還不止一個。在寫作的路上,他們大家一人幫我一把,眾人拾柴火焰高。每人教一招一句,也可以敲磚成玉,畫龍點睛。在我的寫作裏,有他們很大的影響、幫助在裏麵。

五是專業學習的助力。我在讀電大學習的科目就是中文。20多歲和你們一樣,畢業論文就寫《論“重疊”對詩歌的作用》。我讀電大時,剛調回西安,沒趕上考試。學校講好,就單科一門一門過後,累積學分畢業。我讀得很高興。聽課聽得很有趣。老師講的許多名著都早讀過了,理解領會就會好同學們一些。每次單科考試完,就把書一扔。因為,我沒有補考的機會。後來去了魯迅文學院,在全國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讀書的日子,真是很幸福。

所以,讀古今中外書,走四麵八方路,見各種各樣的人,都是人寫作水到渠成很重要的基礎工程。

醒目的標題;

我的第一篇小說和第一篇本書名是《丈夫的名字叫西安》。原來小說寫的題目為《丈夫的名字》。是編輯張月庚先生改的。改得很好。以後開始,我很注意標題的醒目與個性。

文章的名字是有靈性和個性的。它是第一吸引人注意的點。像:散文《一笑而過》、《永不放飛》、《隨水天涯》、《尋找你頭頂的陽光》、《同桌無話別》、《斯人幽雅獨立》、《良宵與誰共度》、《孤旅四方》、《茶香》;小說《鶴望蘭》、《最後的白蘭地》、《相遇如風》、《二宿舍的女孩子》……這都是我很精心選擇的名字。

在網上,《二宿舍的女孩子》是個中篇連載十個章節,一、二章節的點擊率分別是6萬多和5萬多,其他章節也有五千多人次。可見名字吸引人來點擊的要占到90%多。但是看完《鶴望蘭》的感慨評論最多,有朋友說感覺是可能是小說名字太雅,後來改為《紅杏在牆頭》點擊率就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