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上網的時候,我也起了許多網名,作實驗,結果是要加黃稻草這名字的網友最多,訪客也相當踴躍,最後就選了黃稻草。為了在網上的好人緣。
文章的速度;
在北京奧運年裏講寫作。文章裏,有速度。讀古代名著;讀現代名著;再讀當代的名品佳作。速度問題就凸現出來。我們的作品要追求速度,因為,速度是時尚,是屬於年輕人的。而我們作品讀者的主力軍,就是年輕人。也是我們人類進步的希望。作品沒速度,就沒有時尚;沒有時尚的作品,就沒有希望。目不暇接,是年輕人感覺酣暢淋漓的痛快。我們寫作,幹嘛要找不痛快呢?電影《羅拉快跑》教育我們,失之毫厘,差之千裏,人的命運,分秒間的變化,頓時天上人間。我們追求文章的速度,如同追趕時髦。我們時代的真速度,不是慢半拍,甚至三、四拍。慢,會失去讀者的耐心。讀者忍耐閱讀的承受力,應該是我們寫作研究的度量衡。
文章的形狀。
文章講究:深入淺出,一波三折,山巒疊嶂,風回路轉,行雲流水。但是要真實自然,要美好簡潔。
真實。是自己內心的真實。不功利,不附炎,不寫應急篇。自然就是客觀一點兒。有激情就寫,不硬擠。要文章自己從心裏流出來。你舒服,讀者也舒服。對待讀者的態度,就是對待自己的態度。我曾經在秦嶺山裏的工廠工作。山上開著許多野花,有一種藍紫的小花很鮮豔,很漂亮。我把它夾在書裏。也把一些指甲花夾在書裏。很多年後搬家,看見它們。家花枯黃消薄,而那藍紫的野花居然質地厚實,色澤依舊藍紫。我常希望自己的文章,當你的青春不在,當你熟悉的人事過去,讀者幾代以後讀你,依然被故事吸引,為人物動容。那才是成功的作品。世界萬物都有長好,存活,自在的理由。我們長好自己就行了。就會被認識。被任命為自然的這一個。
美好。是對這個世界的希望。每個人活在世上,失敗總是居多,悲苦總是比喜悅更多,艱難更是天天都有感覺。我們來到世界,終究要走向死亡。我更喜歡那些快樂的事,好想那些助人為樂的人。我的文章中多數是許多好人相遇,許多美好的事情相聚彙集。那是我的生活期望。相信那也是許多人的生活期望。有人說,看你的文章感覺你很幸福。其實,幸福怎麼也不會像花兒那樣逢春遇暖就開放。但是,我們可以創作文章,讓當今美好的人和事發生在我們的筆下。讓這些人和事在眾多讀者心中發芽。讓我們的生活漸漸美好起來。讓夢想的人事,來到我們生活中間。
作家,不僅僅要述說苦難。更要有構築美好人好事的神力,要有為人們鼓足建設新生活的責任感。訴說對家庭,對工作,對朋友,對情人……等等應該產生的新人與新事。好作家的好作品將引領人們去過未來美好的生活。
我很欣賞明白,簡易,有聲音,有功力,有起伏跌宕的文字。我寫文章好短。現代人的時間很寶貴。短不了,是功夫不到。經典的語言都短,經典文字讓人過目不忘。20年前,賈平凹主席給我們籃球明星邱晨寫字“是草的種子,卻長成樹的模樣”。他寫的是向日葵。給我寫序,說我的文章“生”“野”、說我“這女人無輔導性”。池莉寫我“名似男而實為女,年四十而心十四”。相信所有看過這些文字的人,讀了一遍,就會記住這些經典的語言。記住文字給予我們的力量。
(3月29日為在西安工業大學陝西女作家談創作的準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