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有常”(2)(1 / 1)

比如說,晚上去K歌的人,早上本該是起床的時間,他卻去睡覺了。因此,慢慢地,慢慢地,他的運氣就不好了。這就是我們說的“背運”,跟天地的變化規律是一樣的。還有我們常說的春天生、夏天長,這也是順應天地變化的體現。到秋天就該收斂一些。到冬天就該貓冬、閉藏了。所以,在冬天人們常說“我在走運呢”,其實他走的是天地的運。

夏練三伏還可以理解,夏天開放,出汗無所謂。但夏天吹空調就是背運了。

到冬天就走運。那有的人就會說:中國有些南方地區,甚至包括南亞地區,它們沒有冬天,那怎麼辦?這些地方沒有冬天,但它們有旱季和雨季,也有陰陽的變化。比如說廣州,它就沒有冬天,也就是說它總處於一種開放的狀態,缺乏了一個閉藏的過程。這樣對人體的陰精、陰液的損失就比較大,需要及時補充。所以,廣州人或者香港人都喜歡煲湯那是他們天天在滋陰。如果不滋陰的話,他們就會受不了,精力也跟不上。

偏寒的地方人多長壽,熱帶的地方人早熟又早衰

而且,很多長壽的人都是生活在一些偏寒的地方。比如,長壽老人的出產地高加索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它有一個收藏閉斂的階段,像動物一樣有個冬眠的過程。而在赤道附近,那些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他們表現出來的一個是早熟,一個是早衰。

所以,在印度,為什麼釋迦摩尼那麼早就領悟到了空、蘖這樣一種境界?很有可能是跟那個地方太熱、生命很快地就迸發和衰落,於是人就能更快地看到生命衰落的過程有關。

另外,印度人把和尚叫做比丘尼。“比丘”在《佛經》裏麵的意思就是乞士,就是要飯的人。熱帶國家有一個特點是物產豐富。你看他們都不用怎麼勞作,反正地裏麵老長東西,“插根筷子就能長出苗來”,他餓不死。而像我們這種地方,有點幹旱,再加點嚴寒,就需要勞作。這也是天地造化,不大一樣。

所以,我剛去廣州的時候,特別喜歡那兒的飲食。但是有一天,廣州飯吃膩了,在餐館裏,我看菜單上有一個菜叫“譚魚頭”,因為我在四川吃譚魚頭的時候感覺特別香,然後我就說咱們換個口味吃譚魚頭吧。結果,吃完譚魚頭的當天,我的嗓子就腫了。所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不謬也。你看廣州這地方是喝涼茶的地兒,但你去那兒吃譚魚頭,就不行,太熱了。

起居有常,常就是固定不變,但又是有規律的變化的一種狀態。但無論怎麼變化,這個規律都是隨著四季變化的。比如說,春天可以早起來一點;到夏天,晚上完全可以少睡一會,早起晚睡都可以;到秋天就要稍微收斂一下;到冬天幹脆就應該早睡晚起,睡懶覺。

有的老年人入秋以後,每天晚上看完《新聞聯播》之後就直接去睡了,然後睡到第二天早上太陽出來才起床,我認為這是對的。

那如果老人家睡不著怎麼辦呢?睡不著的話就得好好想辦法去調理。這就好像一輛車,它光加油但刹車不靈了,睡不著就是那個壞了的刹車,刹不住了。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大家要引起重視。

(本章完)